他们原本约定五年后回到师傅的墓地,交换农经和药经,并互相传授所学,将神农之术学全后再各自去世界各地发扬光大。
计划看似完美,但在约定的日子即将到来时,秦桓遇到了长三俊。
长三俊也是一位古老学派的传人,掌握着黄帝之学的医术精髓,可惜一直没有传人。见到秦桓品行端正,便有意将一身医术传授给他。
秦桓在多年的行医中深感药经的不足,见识了长三俊的医术后,正好可以取长补短,弥补自己医术的不足,自然是求之不得。
因此,当他们按照约定回到墓地时,秦桓虽然如约而至,却不愿再学习农经,而是希望许星能与他一起将药经和黄帝医术融合贯通,整理成一门集大成于一身的医学之术。
由于两人修习的方向不同,思想已经发生了变化,争吵在所难免。
许星看到秦桓竟然违背了师傅的遗命,多次劝说无效后,愤怒地发誓,与秦桓断绝关系,永不相见。
也因为这件事,许星没有再学习完整的药经,转而专注于农业相关的领域。
如果不是这次朱樉的伤情让许星束手无策,以他的性格,恐怕这个誓言真的会坚守到生命的尽头。
许星这些年来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秦桓也是如此。只是他没有许星那么落魄,他走遍各国,只是为了验证自己的学问,丰富自己的经历。
与工匠相似,这些游方郎中也有自己的组织,只是非常松散,每隔几年才会找个地方聚会。
一方面交流各自的心得,另一方面争夺只有医术最杰出的人才能获得的“扁鹊”称号的荣誉。
扁鹊,神话中黄帝时代的医神,其医术可能源自他,被游医们尊为宗师。
秦桓天赋异禀,兼修两派之术,虽年轻,却在首次参加比赛时荣获扁鹊之冠。
从此,人们便以扁鹊称呼他,甚至这个名字成了他的专属,而扁鹊本人的名声却不及秦桓。
作为公认的游医领袖,秦桓的待遇自然优于许星,无论走到哪里都备受欢迎,连君主也会亲自接待。
然而,各国的御医对他并不友好,因为他们无法解决的重症,秦桓总能轻松治愈,导致许多君主一听到秦桓到来,就会空出御医的位置以示挽留。
尽管如此,秦桓并未改变初衷,依旧在各国间游走治病,尤其是听说有疑难杂症,便会立刻前去治疗。
秦桓行踪飘忽,但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回到师傅的墓前祭扫,希望能遇到许星以求得宽恕。许星自然了解他的这一习惯,本意也是去那里寻找他。
但师傅的安息之地位于U国与交界的淮水地区,即使日夜兼程,一个月内往返也极为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