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给自己取个好名字(2 / 2)

在这个时代,姓和氏都是只有贵族才能使用的,尤其是姓,更是只有贵族中的贵族才有资格使用的。

之前朱樉虽然已经有了最新的人力资源统计数据,但真正留下详细信息的只是各类顶尖的技术人员,大多数人的信息仅仅是数字而已。

这些顶尖的技术人员,大多来自世代相传的匠吏家族,取名的能力还是有的,所以朱樉还没有遇到什么麻烦。

现在,即使是耕作能手也能获得爵位并被记录在册,无论男女老少,这个数字相当庞大。

大多数人的名字只有一个字,而且起名的方式也大致相同,因此重名现象难以避免,仅以伯、叔、仲、季为名的就有数千人,紧接着的是大、二、三、四。

经过深思熟虑,朱樉不得不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认真处理这个突然冒出的问题,毕竟他曾自夸最擅长的就是解决问题。

然而,这个看似棘手的问题,在后来的历史中已经有了解决方案,因此不到一天的时间,周地的姓名改革计划就制定出来了。

在大明统一天下之后,废除了封建制度,设立了郡县,拥有封地的贵族随之消失,姓氏的使用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严格。

这一趋势甚至在元朝时期就已初现端倪,之后更是越来越不受限制,所以在大明与汉朝交替时期出现的许多人物,即使是普通百姓也开始拥有姓氏。

朱樉当然不介意自己提前打破姓氏使用的界限,因为在进入元朝时期之后,真正的封建制度已经步入了衰落期。

随着这道姓名改革令传达到互助会社,周地的人们因为定士授爵而兴奋不已,突然之间,人们的情绪高涨了。

人们纷纷聚集在社正、会长周围,一遍又一遍地听他们解读姓名改革令。

一位老农皱着眉头问道:“怎么回事,普通人也可以用姓了,还可以自己选择吗?想叫什么就叫什么吗?”

社正无力地回答:“你已经问了八次了,我今天读了一百多遍,嗓子都快哑了,你怎么还不明白呢?

你的名字由你自己决定,成年人还要取字,老年人是否取号就随意了。如果不想用原来的姓,也不知道姓什么,朱樉还提供了四十多个姓供大家选择。

来来来,决定好了的来我这里登记,还要急着上报呢,你们要记住,这次登记的名字,以后就不能随便改了!”

村民们又热闹地围了上去,有的想要了解更多,有的则要求社正为自己挑选姓氏和名字,还有的悄悄地离开人群,回家翻出家传的书籍,为了给自己取个好名字而费尽心思。

姬研听到这个消息时,显得有些忧虑:“周地的平民大多是姬姓的后代,如果都恢复姬姓,岂不是很麻烦?”

他说的确实是事实,周室东迁到洛邑数百年,现在留下来的绝大多数都是王族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