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被黑的很惨的制度,还一直存在于炎黄历史中,必定有着他自己的作用!我是没有想到,连坐制度在最开始,竟然是用来防止贵族叛乱,防止国家分裂,就问这重不重要?)
(这是真的吗?)
(肯定是真的呀,这个作用一出来,我就明白了,周公旦为什么要发扬连坐制度,他就是为了维护姬周王朝对于诸侯国的统治,周公旦给贵族让了很多利益,但他要求的就是大一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啊,跟他所提倡的理念完全一致!)
(儒家和儒家史观,真是绝了呀,为了黑秦始皇,竟然隐藏了连坐制度这么大的一个进步意义,他们可真是会给自己老祖宗脸上抹黑!)
(唉,果然看历史还需要自己思考,现在不用博主给我讲,我都能够知道,连坐制度他绝对不是一个用来贫民困民虐民的制度!)
.........
南宋,
朱熹身子一个踉跄,一屁股坐回在了藤椅中。
“这怎么可能,连坐之法,竟然是为了防止贵族叛国,防止国家分裂?”
朱熹的儿媳撇了撇嘴。
“如此明显的事情,阿翁难道真的没有想到吗?”
“就连儿媳只是略读史书,都明白这件事。”
“殷商就是因为贵族叛乱导致亡国,周公旦要制定周礼,首先就要保护姬家的江山,保证他们老姬家对于整个王朝的控制力!”
“他们最先应该做的事情,就是防止出现第二个跟他们姬姓一样的家族叛乱。”
“连坐之法能够保留,也是周公旦看到了贵族叛国的危胁性。”
朱熹的儿媳说的这些话,作为儒学大宗师,朱熹能不知道吗?
绝对知道!
但他心里就从来不会这么想,也不会把连坐制度解释成这样。
因为在他的潜意识中,凡是秦始皇推广和发扬的制度,儒家必定要给他打上一个暴政的标签。
这是属于儒家的理论正确。
这是身为儒家之人必须拥有的基础素质。
........
大明,
海瑞激动的攥紧拳头,“通了!一切都通了!”
他隐隐约约感觉到,连坐制度肯定不会这么简单,凭借他多年的为官经验,以及对大明文臣无耻的认知。
海瑞就得出了一个非常朴素的经验,凡是大明文臣反对的,那绝对是正确的!
大明文臣这么反对连坐制度,尤其是反对明太祖朱元璋时期使用连坐。
那连坐制度,必定就是有着非常进步的意义。
果然,连坐制度的最大用处竟然是防止国家分裂,防止贵州叛乱。
海瑞甚至连想都不用想,就可以判断:
“大宋之所以文臣卖国,就是废除了连坐制度,他们有法不给文臣身上用。”
“咱们大明也一样,我感觉咱们大明亡国,就跟文成卖国脱不了干系,要是有连坐,要是敢用连坐,应该就能减少这种事情发生了,就能震慑叛国的国贼。”
放屁!
徐阶等人愤怒地拍着椅子的扶手,怒瞪海瑞:
“咱们大明如日中天,怎么会灭国?”
“臣请陛下治海瑞一个个危言耸听的大罪。”
嘉靖皇帝却摆了摆手:
“海瑞说的没错,宋朝灭国是因为文臣不连坐,享受特权,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出卖国家利益,咱们大明如果继续放任你们这些文臣为非作歹,咱们大明跟大宋的结局只会是一样的。”
嘉靖绝对不会相信一个王朝可以永世存在,连秦始皇都没有做到的事情,其他王朝就更别想了。
明朝灭亡只是时间问题,他嘉靖并不在意明朝存亡的长与短,他嘉靖更在意,明朝存在的质量如何。
汉朝存在的时间也不是最长的,但汉朝的口碑就很好。
唐朝存在的时间更短,但唐朝的辉煌至今让人难忘。
“别扯那些没用的,咱们现在就说,连坐制度是功还是过?”
“你如果说这是秦朝发明的,秦文公发明的,秦始皇发扬光大,那岂不成他们的功劳了?”
这一句话让徐阶等人脸色大变。
绝对不能让连坐制度成为功大于过的制度。
哪怕是周公旦用了这个制度也不行。
这种制度绝对不能够让它继续存在,要是文臣一个人卖国,全家就得被灭,九族就得被牵连。
那他们文臣怎么两头下注呢?
要知道宋朝的时候,那帮文人就是在大宋,大辽,大金,大元,甚至西夏,一起下注,反正只要一家赢了,他们家族就会永世长存。
事实也如此,任凭宋夏元金辽如何争夺,到最后赢的都是大宋文臣!
他们简直赢麻了,甚至比在宋朝过的还好。
可如果按照连坐制度,那他们就得被灭族啊!
大明的文臣,可是非常羡慕宋朝的士大夫啊,于是这些文臣开始绞尽脑汁的想要反驳。
在这么多人集思广益之下,很快他们就做出了应对之策。
礼部尚书站出来,皮笑肉不笑的说:
“就算周公旦使用连坐制度是对的,但也不能够说明秦文公使用连坐制度就是对的。”
“秦朝的连坐,那可跟周朝的连坐不一样。”
“周公旦使用的连锁主要针对的是贵族。”
“可秦文公的连坐制度,已经把连坐这条法律延伸到了底层百姓。”
“其实这样更能证明一点,姬周是仁慈的,嬴秦是残暴的!”
“周公旦使用连坐制度是对的,是为国为民,秦文公和秦始皇使用连坐绝对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