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好了,三人就把孙妙喊了过来。
尽管早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孙妙还是被惊到了。
她以为顶多能有分红,但是没想到会直接是股份,还是百分之三的股份。
当即激动的立马表态,愿为公司当牛做马。
“行了,当牛做马就不用了,好好跟王老板的订单就行。”郑红玉笑道。
因为港城特殊,王老板遍布世界各地的生意影响范围比较大,所以三人才愿意让出原始股。
等后面再有差不多量级的合同,顶多能把提成往上提,然后给分红,原始股大概率是不能再分了。
“我拒绝了学校分配的工作,我们同学一个个都觉得我脑子进水了。”李梅梅笑道。
姚雪依也笑:“毕竟在他们眼里,一边是社会地位不咋高的个体户,一边是铁饭碗,有编制的那种,正常人都会觉得不可思议,但如果他们真的知道其中收入的差距,估计就不会这样想了。”
梅梅现在一个月的利润,可以抵得上他们多少你的工资了,再铁的饭碗,在这种收入对比下,肯定也没那么香了。
“人各有志,咱们喜欢钱,就有人喜欢实现人生价值,下基层,带领父老乡亲致富,咱们支持多样化。”郑红玉笑道。
想了想然后道:“雪依,梅梅,明天我暂时就不过来了,有什么问题直接去家里,或者给我打电话。”
姚雪依点头:“知道了,早做好心理准备了,我也是打算忙到过年,后面就要靠梅梅了。”
李梅梅笑道:“时刻准备着呢,冬款已经在各省开始铺货了,这次的新款式反响很不错,之前超厚的款式,卖的也越来越好,不会有问题的,你俩就安心的做自己的事吧。”
这几年,出钱出力,她都是最少的那个,现在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干了。
想到家里面的来信,李梅梅真的是无语到好笑,她已经不气了,有什么好气的呢。
现在住大房子的是她,开厂的人是她,财富自由的人是她,跟那些为了几块钱都要争的面红耳赤,恨不得大打出手的“家人”有什么好计较的呢。
反正除了到时候老两口年龄到了,该养老了,她会尽一点义务外,其他的,根本不可能,别想拿捏她,她从小就不吃这一套。
袜子厂这边确实没有什么问题了,就像李梅梅说的那样。
款式款式是一直在推陈出新,质量质量又一直严格把关,宣传宣传也一直没有停下来。
现在的扩张速度,不算出彩,但稳扎稳打。
既然袜子厂没大事了,也有负责人了,郑红玉就能完全脱手。
财务公司那边,这一年多名气打出去不少,慕名找来的大小老板都不少。
她室友在实习的时候,还兼职她这边的一些业务呢。
现在已经到新单位上班了,郑红玉这边的兼职也依然没有停。
又能挣钱,又能练习专业知识,增加经验,这样的好事,当然不能放弃了。
郑红玉今天难得有时间,就把财务公司的账拿出来盘了一下。
之前这边的利润有个大概,但是一直没有细算过。
这次算完后,郑红玉才发现,这边的利润,好像,似乎也不少啊。
一整年下来,不算办公地点的支出,也有差不多小十万的利润呢。
一年十万,和从鹏城进货来卖,或者和袜子厂相比,肯定是零头都算不上。
但和其他工种相比,一年十万,一个月差不多八千多呢,哪怕是几十年后,通货膨胀了好几次后的工资,一个月八千多也不算低了好么。
郑红玉给来兼职的她的几个室友的报酬很高,其实差不多可以算,她这边接单,然后客户给的报酬,她抽成一部分,剩下的全是干活的那人的。
因为这么高的报酬,来这边兼职的,不止她宿舍几人,她们班,隔壁班,都有来兼职的。
正式员工加上她一共也只有三个人,她要求太高了,能满足她要求的人不多,但是兼职的足足有十五六个左右。
那些大小老板,也是冲着首都大学研究生的名头过来了,又听说里面干活的基本都是首都大学的大学生,那就更放心了。
郑红玉开价可不低,但正因为开价高,人家反而更乐意过来,因为会觉得更靠谱。
本来也更靠谱,郑红玉售后工作非常好,来办过业务的,后面人家有什么相关的问题,都可以过来咨询。
效率高,态度好,还有超长售后,这样的服务,就算价格高点,人家也愿意。
一传十,十传百,就连南方很多老板都会找过来,当然,其中的吃住费用是老板包了。
对于那些大老板来说,吃住费用就是小事,能把他公司账理清理顺,该报的报,后面政/府部门找不到他们一丁点财务方面的问题,那就是很值得的。
之前没毕业,兼职能到处公费出差,那是美事。
但现在都在单位上班了,能过来兼职都是抽时间的那种,再想要到处跑了出差,那肯定不行。
所以郑红玉早就开始招新人了,报纸上面打了好多次广告。
来面试的人也不算少,但符合要求的,一个多月了,郑红玉也才找到两人。
南方那边的业务越来越多,她现在可以跟着出差。
但是在之前正式员工也才两人,现在新招了两个正式员工,加上她自己,一共也才五个人。
要是同一时间段,不同省份城市的业务太多,那就要撞时间了。
所以还得继续招人,正式员工,能接受出差的,也有能力出差的,最起码也要有十个人,再少就不行了,当然,多多益善,如果可以的话。
不过嘛,还是很难的。
现在的大学生都精贵,放着铁饭碗工作不要,来她这个小作坊的人,大概率没有。
所以目前几年,郑红玉的目标一直都是放在各个国营厂被清退出来的,经验丰富的会计财务上面。
至于她的同学,以后的学生,也要多多的拉来兼职。
......
时间总感觉又快又慢的。
一眨眼,郑红玉财务公司也招到够十个t人了,她爸的文具店也已经开到第五家分店了。
她大姐夫的食品厂也从赔本赚吆喝到现在每个月利润能有十来万。
至于她二姐夫,分店开了一家又一家,现在都第八家了,要买给赵大哥的房子也买好了,一套一进院的四合院,独门独户的。
而他们也该出发了,大后天就是大年三十,就算坐飞机不用几个小时就能到省城,也该出发了,准备一下年货,打扫一下好久没住的房间。
大人们一边收拾东西,一边感叹着岁月。
几个小崽崽对老家有点儿印象,但也开始模糊了。
至于郑逍遥,最早出来的一个崽,对老家基本没有什么印象了。
这次去桐子村过年,单家人不跟着去的。
单父工作进入一个紧张保密的阶段,都好几天没回家了。
单明远和田欣怡则要忙着挣钱,单明致和苏南芷呢,又要在苏家陪苏老爷子过年,郑晓晓那边,成功留在了外交部,正式努力追赶的时候,根本不敢松懈,
更何况,那边过年也没放假,还有任务,而郑灵灵,也是忙着摆摊赚钱,过年前几天,生意是最好的时候。
所以就郑家人自己回去了。
陈母看着自己收拾出来的两大包行李,有点儿不敢相信,这居然是她要带回去的东西,还是精简了又精简的了。
放以前,这种情况,想都不敢想,全家的行李家当整理整理,都不一定有这么多,不算锅碗瓢盆的话。
有点儿头疼啊,也不知道拿不拿的下,但是要再减少的话,感觉不好弄啊,这样也想带,那样也想带,都是给家里人的礼物。
虽然除了老三外,另外两个儿子都跟叉烧一样。
但时间还真是最好的良药,几年过去了,陈母心里的憋闷基本都散了,剩下的只有美好的一部分。
所以她给家里人,包括每天在背后咒骂她的两个儿媳妇也都带了东西。
算了,算了,出去问问亲家奶奶,她要带多少东西。
结果,等她到了田美凤他们房间,才发现自己那点儿东西算什么。
田美凤也是头疼的看着满地的东西,当初买的时候,什么都想买,现在要走了,这怎么带回去啊。
郑红玉听到动静走了进来,就被她奶抓住了。
“玉啊,咱们这些个东西,能全部都带上飞机不?一个人是不是有限量的啊?”田美凤问道。
听清楚原因,郑红玉笑着解释道:“没事,行李都可以托运的,花点钱就行。”
托运?那是个啥子?
不过不管了,不管是托运还是托什么,能带就行。
闻言,田美凤和陈母都放心了,能带回去就行,这些都是他们精挑细选的给老家人带的东西呢,
花钱也没什么的,摆摊那么多久了,手里的存款是越来越多的,但是除了进货,还基本没怎么花过呢,两人手里有钱。
这两个豪气的老太太,郑红玉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