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全家穿越古代种田逃荒忙 > 第24章 第 24 章 二合一(大变样、卖田)……

第24章 第 24 章 二合一(大变样、卖田)……(2 / 2)

想不明白便不想了,一切都在更好不是嘛。

-

(二)卖田

吃完饭没耽误多久,眼见着太阳已经落下去,汤大强就借着余晖,出门往族长家去了。

“啥玩意儿?你要卖田?”汤望河吃惊地问道。

“是有啥困难吗?孩子去族学的束修你们不用着急,我和楚童生说好了,你们年底交上就行,九十斤米,慢慢攒够了再给。”他认真地说道。

这让本来想要拿孩子上学做借口的汤大强一时不知道说什么,紧急又想了个理由,“就是手里没有活钱,想做点啥都不方便,所以想卖点田,遇到事情好周转。”

“上次望金家不是给了你媳妇儿三百文的接生钱嘛,之前肯定也还有一些积蓄,怎么就周转不过来了,能遇到啥事,需要那么多钱周转啊?!”汤望河表示不解。

这就是如今农村生活的特色了,恨不得谁家有几斤米几块钱,大家伙儿都知道得八九不离十,基本上没有秘密可言。

“我…我就是觉得如今世道乱,手里多留点钱比较好。”汤大强边想边说,“上次同州的族人们不是说,他们那边战乱后,这田地都带不走,卖还卖不掉,我这不是怕我们也遇到同样的情况嘛。”

这现编的理由他越说越顺畅,确实就是这个理由啊,乱世可不是得多留点金钱在身边才更有安全感嘛。

“俗话都是说盛世田地、乱世黄金,卖掉田多换点银钱好。”他补充道。

“有这句俗话吗?我怎么没听说过。”汤望河疑惑道,随即反应过来,“啊,不对,这句话不是重点,重点是同州那边战乱,离我们这里上千里,怎么可能会乱到我们这里来!”

“还遇到相同的情况,怎么可能嘛,净瞎操心!”

说着恨铁不成钢地敲了他脑袋一烟杆,“我看你就是崽卖爷田不心疼,你爷奶和你娘当初多辛苦才攒下这么点家业,你说卖就卖啊?你个败家子儿!”

汤大强捂着发痛的脑袋,连忙辩驳道,“我卖了钱不会去败家的啊!肯定用在自家身上的!我保证啊,族长大伯,你还不相信我吗?!”

汤望河看着眼前的大强子,近来气色越来越好,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说话做事还算稳重,见谁都是笑脸,族里有啥事也积极,的确是让人看得越来越顺眼。

但这不意味着他不会败家啊,尤其家里还没有个老人看着。

不行不行,这田地换成钱容易,这钱花出去更容易,t今后想再把田地置换回来可就难了。

眼见族长还是不太同意的样子,汤大强继续掏心窝子地补充说道,“您是知道的,我家屋里人,就陶氏,接连生了五个孩子,当初在袁家一天月子都没做好,落下病根了,如今身体很不好,时不时头晕发眩,我担心再不给她花点钱补补,孩子们就要没娘了啊!家里的钱完全不够的。”

听了这话,汤望河不禁想到汤显祖的娘,是他亲弟媳,也是差不多的情况,生孩子后劳累过度没养好,后面就落下病根了一直好不了,现如今常年就要吃药,要是断了药估计早就去了。

因此提醒道,“那是得注意,多养养,别落下病根了,不然后面麻烦着呢,孩子们也不能没有个娘不是,你做男人的要多承担点,家里家外的活计你多做点!”

汤大强自然点头如捣蒜,继续绕回到正题,“所以我才想着卖几亩田,实在是家里如今买药钱都没有,陶氏记得几个方子,却没有药材。我也知道田地是家业,轻易不能败,但也明白人才是根本啊,人要没了,再多田地,孩子们也都没娘了不是。”

一番话,说得情真意切,汤望河有些触动,不过对于卖田还是有些犹豫,“你们要多少钱,看我有没有,先借给你们一点,你们后面慢慢还。”

他真把汤大强当子侄来教育的,是真心为了他长远考虑。

话都说到这份上,汤大强还能怎么办,只能咬着牙继续编下去,“不行啊,有几味药我们去问了,很贵的,长期服用,哪里是一点点钱就能解决的。”编得他有些亏心了都,可却不得如此说道。

到底是汤大强刚才那句“人才是根本”打动了他,汤望河沉思了片刻,最终还是点头同意了。

“如果卖田钱敢拿去吃喝嫖赌,小心我族规伺候!另外必须等秋收后才能卖!”

汤大强连连答应。

汤望河继续问道,“只是为何不卖给族人,我知道三狗子他们家就在想买田,他这几年攒了点钱。”

三狗子是村头一户人家,大名汤显够,小名三狗子。

汤大强还能怎么说,难道要说这大乱来即,到时候田产带不走,肯定价格暴跌,自己不能坑族人。

这些都不能说,说了估计族长也只会以为自己是在胡言乱语,而不会信。

只得说道,“我是想着族人手里多留一点现钱得好,真的,族长大伯,我以前真的听别人说过盛世田地、乱世黄金,就是说世道乱的时候,手上要多留一些金银,以备不时之需。”

他把盛世古董,换成了盛世田地,不过是一个道理嘛,盛世的时候多囤田地做地主收租过好日子,但乱世的时候,则是要多囤金银,准备随时跑路。

他还想着能说服族长,无论后面能不能劝说族人们一起提前离开,如果能劝得大家多卖几亩田,手上多留一点银钱,也算是好事一件了。

汤望河想了想,到底没反驳,只说自己会琢磨琢磨。

私下里他决定去找汤望同去聊聊。

他不是顶聪明的,却知道听取别人的意见建议,尤其是比他厉害的人。

比如他觉得彭城主支的族长比自己厉害,因此哪怕人家年纪小一些,很多事情也都愿意听他的建议,这办族学就是,尤其他自己亲眼看到好处后,还能不厌其烦地一家一家做工作。

如今他觉得人同州族长年纪比他大见识比他多,有事也愿意去找他说道说道,刚好如今人住在他家。

-

听了汤望河说明来意,汤望同摸着花白的胡须,沉思后说道,“你们族这后生说的,有几分道理啊。”

汤望河一惊,“怎么?!老哥哥,你也觉得有可能会打过来?”

“不会吧?我们徐州都位于大梁最南边了,再往南可就都是吴国了,这北边的大晋还能打到这么我们这里来?!”他实在难以想象。

汤望同摆摆手,“我倒不是说这个,打到这里来估计是不太可能,像你说的,这里可都是大梁最南边了。”

“我是说那句盛世田地、乱世黄金,这句话我倒是第一次听到,但细琢磨下,好像的确是这个理啊。”

“怎么说?”汤望河一脸请解惑的表情。

汤望同解释道,“河老弟,你是不知道,出门在外,就是金银铜钱最管用,没这些,凭你拿着地契房契,那就是一张废纸,所以世道乱,的确是得在身边多留一点钱。”

说着他站起身来,原地踱步后说道,“这倒是提醒了我,大晋是不太可能打过来,但谁知道会发生什么别的事情不,咱们总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要到时候有事情,想跑都没有银钱,田地那时候想卖可就难卖了!”

“我们一族走得早,走的时候良田还能卖三两一亩,路上听说到后面,一两一亩都没人要,甚至二百文一亩都没人收!”

他想到自己族里来徐州这里之后,买了一座山和将近三百亩田,大家伙儿手里的银钱已经花得七七八八了。

原本想着就此在这里落地生根,自然田地越多越好,现在经过这样一提醒,如今世道,可真的是不能这样啊。

他想了想后说道,“前段时间水牛湾那一大块,一百亩地,我们费劲规整好之后,隔壁村袁氏家族竟然跑过来说想收回去不卖了,我们自然不同意,两边没少吵吵,还骂我们强买强卖。”

“现如今还隔三差五过来捣乱,影响我们开荒,要不干脆把这一片卖回他们袁氏家族好了?”

说完不顾夜色已晚,急着就要去找自己几个儿子和族里老人商量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