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全家穿越古代种田逃荒忙 > 第39章 第 39 章 三合一(过节费、姑侄再……

第39章 第 39 章 三合一(过节费、姑侄再……(2 / 2)

去年两兄弟冬至的时候也来过啊,不是这样的场景啊,是发生了什么好事吗?一时摸不着头脑。

不过顾不得细想,让汤大管家和汤小管家去归置东西去了,兄弟俩则赶紧过来找据说借住在另外一户人家的小姑。

当听说小姑不得不借住在别人家时,兄弟俩还忍不住一阵心疼,只觉得小姑是寄人篱下了,她心思细腻,不见得会怎么伤心呢,可惜自己兄弟俩这段时间碍于形势都不能与她联系。

已经做好准备过来见到泪眼婆娑的小姑的兄弟两,想好了的安慰话,一句都没说出口,就被一点都没有伤心泪眼模样的小姑打发站到了一边。

这会儿忙完了,族人们都离开了,一时这里就只剩下兄弟两和汤若芙、汤小米四人。

汤若芙简单给他们介绍了下汤小米,”这是你们的小米妹妹,我这段时间便是借住在她家的。“

兄弟俩连忙打招呼,还要说一番客气感激话,汤小米赶紧说道,”你们去屋里聊吧,这么久没见了,肯定很多话要说,不用管我,我这就去忙了。“

说着就起身去归置装钱的竹筐去了,里面装的都是铜钱,需要做一个节前盘点,今天估计得数钱数到手抽筋了。

见人二话不说就离开,汤承言小声问道,“要不要去和这家里的大人们打个招呼?”

他们从小接受教养,礼仪方面是没问题的,出门在外,一般去别人家拜访,总是要先去和人家长辈打这个招呼问个好的。

”不用,他们都不在家,出去忙了,你们进来吧,我们坐着说。“汤若芙推开门,就把两兄弟往自己屋里带。

示意兄弟俩坐在竹椅子上,汤若芙转身又出门了,两兄弟正要跟上,她的声音传来,“你们坐好,我给你们倒杯水过来。”

两兄弟受宠若惊地坐好,实在没想到有一天还能喝到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小姑端茶倒水,一时心里滋味莫名。

一方面觉得小姑这段时间在外面,肯定受苦了,看着手都粗糙了不少,另外看着还像是会做很多活计的样子。

另一方面又觉得现在这样的小姑状态似乎又不错,没有在家时候的愁容满面样子,很有活力,整个人是舒展的。

正两兄弟心情复杂之时,汤若芙端来两个竹筒杯,里面装了从厨房打来的温开水,“这里条件比较简陋,就只有白水,你们将就着喝一口吧。”

她知道两兄弟日常都是要喝茶的,他们家算得上是简朴的,只不过再朴实,一些基本讲究还是有的,日常都是喝热茶。

“小姑都喝得,我们怎么喝不得了。”弟弟汤承言一把接过竹筒杯,一饮而尽。

汤若芙见他一股英勇就义的样子,不由得好笑道,“这就是白水,又没有毒,有什么喝不得的,人陶大夫可是说了,茶叶喝多了,会刺激神经,容易失眠,所以你们也别总喝茶水。”

“陶大夫?”汤承诺疑惑道。

“哦,就是刚才那汤小米的娘,她可厉害了,医术比我见过的彭城最厉害的老大夫都还好!”汤若芙不吝夸赞道,言辞间尽是对陶秋菊的推崇。

两兄弟自然不信,就这偏僻山村里,一个普通妇人,能医术好到哪里去,一时不知道小姑为什么这样说。

不过两人的疑问不止这一个,喝了水,一个接着一个就问了起来。

姑侄三人直聊到傍晚时分,才双方都把信息拉齐。

汤若芙知道彭城的紧张情况,心情不由得低落下来,没想到因为自己,竟然连累的兄嫂如此难做,一时不禁愧疚不已。

两兄弟安慰了她一番,只说这不是她的错,有错的是那王家,明目张胆地仗势欺人、欺人太甚。

“爹爹已经找了同年运作,就是当年来过我们家的那位刘侍郎,他和刘??刘大将军有些关系,看能不能走通路子把爹爹调任出去,只要离开了徐州,那王氏便奈何不了我们家了。”汤承诺满怀希望地说道。

“是的,爹爹这趟便是让我们来告诉姑姑,到时候您也一起离开,只等我们去了新地方站稳脚跟,愿意跟随的族人也可以后面过去。”汤承言补充道。

听到兄长有机会离开,汤若芙自然开心,不过想到自己也要跟着走,这心底竟然弥漫出浓浓不舍,不舍得离开上河村,更不舍得离开汤小米一家人。

不过不想让侄子们担心,她闷声没说出来。

不过汤小米不在这里,她在这里的话,第一时间就能告诉他们姑侄三人,这刘??刘大将军自身都难保了,估计很难给你们走关系了,调任是别想了。

而另一边汤承诺和汤承言安慰完姑姑,则满是对姑姑描述的在这里的生活,以及这一家人的事情,十分不信,实在是有些难以想象。

想看个究竟的他们,打发了过来寻的汤小管家,一时就赖在了这家。

所以等汤小米数完钱对完账出来,见人还没走,不由得有好奇,她还以为人要住去族长家,难道要住在自己家,那自己家可没有房间了。

没等她操心,汤大强和陶秋菊以及四个孩子都回来了,小院里一下子热闹起来。

汤小米被拉着去给汤承宝洗手洗脚去了,在外面野玩得到处是泥。

汤大强则套上粗麻制作的围裙,去厨房做饭了。

陶秋菊则找汤若芙要来账本,自去对账了。

只剩三个大弟弟,对汤承诺、汤承言两兄弟好奇不已,时不时要问一句彭城如何如何,显然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想象。

直到吃上饭,两兄弟才确信小姑说的有道理,这个家确实有点奇怪。

不过照样是没来得及细想,他们就被再次过来的汤小管家叫回去了,天色都黑了,不能赖下去了,今晚上还是得歇在族长家呢。

一切疑惑只能等着明天再继续解,好在这次来会住三天。

-

(三)t冬至祭祖//

第二天一大早,族人们都在村子中间学堂门口的那一大块空地前聚集齐了。

这里既是学堂,也是祠堂,今天这祭祖第一项,便是宗族成员一起聚在这里祭拜祖先,以表达对祖先和自然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全族五百人,每家都来了一至二人,一共到齐一百多人,站在一起乌泱泱一大片,嗡嗡地说话声响个不停。

气氛不是肃穆沉重,而是透露出一丝轻松愉快,显然这个冬至大家心情都颇好。

汤望河站在最前面中间,他两边是族里另外八位年纪比较大辈分比较高的,可以说是族老,再往后众人一排一排站好。

汤大强两口子都来了,他们俩是第一次参加上河村的祭祖,原本没有他们位置的,按惯例会被安排到后面几排。

可这次汤望河把他们两放在了第二排,众人自然都没意见。

他俩左边是汤承诺、汤承言两兄弟,右边则依次是族长家两个儿子和汤显祖四兄弟。

现在这个时代,还有一个很好的点,就是男女大防不严重,大家没有分男女,都混合站在一起。

关于古代中国男女大防,可以说是从北宋之后才开始的,因为这个时候出现了被大众称为荼毒女性的“程朱理学”,这一思想将原本唐代开放的社会风气逐渐引导至保守的方向。

自这以后,男女之别的规定确实变得越来越严格了,许多“家规”、“家仪”都严格规定了不能逾越男女之大防。

现如今没那么多讲究,祭祖也没有禁止女性出现,所以在场包括陶秋菊在内不少女的。

大家都是汤氏族人,自然都有资格来此祭拜。

在一阵铜锣声中,祭祖仪式正式开始。

大家都安静下来,听站在高处的汤望河族长念祝词。

“慎终追远,祭祖祈福,求福临门,愿贤良祖先得安息,风华正茂岁月也膝,世代传承美德仍存,维先祖之灵,保佑后人远离灾难,平安顺遂,风调雨顺。“

随着这结束的话音一落,众人才纷纷擡头,不由自主地望向祠堂中间的祖宗牌位。

祝词是每年都差不多的,只是今年念祝词的语气多了几分激昂,显得更为阴阳顿挫,众人听得更加激情澎湃,心中均是对未来都是美好的期望。

然后便是一系列的流程,包括奉茶、献帛、献酒、献馔盒、献胙肉等等。

最后一个集体叩拜,整体仪式就算结束了。

汤大强和陶秋菊跪拜得很自然,拜天地、拜祖宗,这无论现代还是古代,都是应有之义,更别说两人心中经历了穿越这种神奇的事情,心中对神灵更是敬畏了几分。

因此和大家一样神情严肃,认真走完整个仪式。

随着一声礼成,大家才松了一口气,纷纷开口说起话闲聊起来,有谈对明年安排的,也有说待会儿家里准别吃什么好吃的,场面热闹不已。

好一会儿众人才纷纷散去,各回各家。

中午这一顿饭很重要,档次仅次于年夜饭了,家家户户都积极准备起来。

汤承诺、汤承言两兄弟说什么都要和小姑一起吃午饭,而她小姑则是要和汤小米他们一起,因此人都来了汤小米家,只两个管家留在族长家吃。

今儿个过节,又人多,汤大厨师自然要显然身手。

买来的猪肉、鸡肉、鸭肉、鱼肉,以及自家有的兔子肉,炒、炖、煮、煎、炸花样各不同。

另外三个蔬菜,凑够了八大碗,把屋子中间的圆桌摆得满满当当。

大家围坐在一起,没有太多客气,就开动起来。

在两兄弟看起来有些粗糙的饭菜,吃起来,却意外地好吃,咸淡合适,非常入味,口齿留香。

不知道是不是饿了,还是人多,两兄弟都吃得很多。

汤若芙:你们待久了就会知道,这个家有一种魔力,那便是神奇地会让人不知不觉胃口大开。

可能实在是四个崽崽胃口太好了,吃嘛嘛香,在汤大厨的技术加持下,大家吃起饭来就格外有胃口。

而此时,村里其它人家,也纷纷传出肉味来。

要知道昨天赶集,河口镇一整头猪,被上河村买去一半。

众人又都在传是不是这上河村不想过了,卖田的钱这样霍霍得到几天,还有人指责汤望河这个做族长的竟然不知道管教,任由族人们这样没有划算地过日子。

汤望河:啊?你说什么?我耳朵不好,没听到。

管他们说呢,自己吃得香就行,一时这整个山窝里面都弥漫着饭菜香味和欢乐氛围。

吃完午饭,大家没去田地里忙活,而是享受着难得的浮生半日闲,三五成群唠起闲嗑来,为明天继续努力干活养精蓄锐。

而这时,汤承诺两兄弟带来的消息,便在村里传开了。

大家的好心情都受到了影响,因为确定了明年既要征兵,还要加一成税。

这征兵在意料之中,却还是让原来还抱有幻想的族人们一阵失望。

而这加税可就是新消息了,一时大家只觉得天色都黯淡了不少,实在是如今这税太重了啊。

一时就有人感叹这田卖了也不见得是坏事,收这么高的税,真的是不划算了。

不过村里众人倒还好,不算太惊慌失措,因为现如今有这两个月在药坊里做工攒的钱,加上田地里的出息,这日子还算是有点底,只是忍不住心疼和叹息。

而到了傍晚时分,大家正准备吃晚饭,然后好好休息一下的时候,汤显甲带着几个人匆忙跑来。

他们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更坏的消息,那便是竟然又有一个镇被土匪袭击了,手法还和当初河口镇一模一样,这次甚至杀死了三十多个人,还有一户全家被杀的是镇上的大户。

汤望河不由得惊讶道,“这伙恶匪竟然还没走,还在我们县!”

“就是,还杀了大户,显然是就藏在我们县哪里,说不定之前还有出来打探情况!”汤显祖震惊地道。

众人不由得一阵激灵,只要想到这么一伙杀人如麻的恶匪,竟然就藏在大家周围,心里莫不是害怕异常。

陶秋菊想到自家工坊,以及她还需要隔三差五出去镇上和县城,因此决定说道,“我们药坊成立个专门的保安队吧,你和承武领头,带着大家按时按点巡逻,下次我们去县城也要多带些人。”

汤大强沉重地点点头,这样的歹徒,虽说不至于立马出来再打劫一场,但大家还是要保持警惕,以保安队的形式,把一些青壮组织起来,今后遇到什么事,就能有所应对。

“刚好我们和大湾汤氏学到一些训练之法,我们把人带起来,既是我们药坊的保安,也是全村的武装力量。”他补充说道。

陶秋菊点点头,她已经决定从这次制药的利润中拿出一笔钱来,专项投入到这保安队之中,第一批就十个人,她暂时还是能拿出钱雇得起的。

只是这批药制作完成后,还得赶紧想到别的挣钱渠道,才能不断扩张人手以及持续脱产训练。

她早就想做这事了,即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

之前是苦于没钱,现在有钱了,便要大胆开始起来。

汤望河知道他们夫妻二人的想法后,大为赞同,只是怎么都不同意由夫妻二人出钱。

“你们为族里做的已经够多了,这巡逻保卫本来就是族里人应该做的,哪里还能收你们的钱!”汤望河态度坚决地拒绝道,“承武还太小,遇到事情担心稳不住,还是让大强和大山各领一队,学着大湾村的样子,每日训练两个时辰,其余时间都四处巡逻,别的青壮则是轮流把守村口和巡逻四周。”

见他主意坚决,陶秋菊只得点头同意,她原本想着自家出钱,那就是雇佣族人们保卫自己家,自己就能更有掌控权。

不过显然族长说得更有道理,这些青壮可不仅是保护自己家的,还需要保护整个宗族,因此他这样的安排更合适。

她心底还是决定要继续琢磨来钱之道,想着再往后,自己要做点什么大事的话,手里还需要更多的钱,一时她眼睛里全是野心。

她之前就有一些想法,只是担心汤小米受惊,所以没说出来。

她同意小米说的要去南方,毕竟南方更安稳,可是去了南方做什么呢?难道一家人真的就窝在市井什么都不做吗?那和茍且偷生有什么区别?

种几亩田勉强度日吗?还是买个小铺子勉力经营呢t?这样的生活真的是他们想要的吗?

陶总和汤大强背着汤小米讨论过无数次这个话题,显然答案都是否定的。

这次借着这个机会,先把局面一点点铺开,让孩子一点点接受,二人如此想到。

可是汤小米又不傻,站在一边的她,看着眼前年轻且神采飞扬的亲妈,她什么都知道了。

陶总的眼睛里全是野心,这段时间小作坊的经营管理,让她整个人散发出之前全然没有的活力。

再看年轻力壮的亲爸,难道昔日的汤大工程师,只配在家里做做编织吗,如果就维持现状的话,那他很多事情都不能尝试,稍微做得出格一点就不敢拿出来,因为自家人护不住。

因此此时的汤小米难得的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