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第 126 章 一更(1 / 2)

第126章第126章一更

恍惚了一下,徐知填才意识到徐知询指着问的人,竟然是汤若芙。

想到徐知询的种种事迹,徐知填自然不愿意说了,只含糊说一句不认识。

徐知询还要跟进去继续追问本人,则被他赶紧拦了下来。

“里面可正在生产,进去不吉利,二哥我们还是赶紧去安置吧,已经准备好给你好好接风洗尘了!”他赶紧说道。

徐知询看了一眼快速合上的铺子们,听到里面传出来的阵阵哭叫声,很凄厉的样子。

到底也是觉得确实有点不吉利,这才没有去硬闯。

只撇撇嘴说道,“那女子,不过就是稍微亮眼一点罢了,算不得什么绝色,我就顺口问一下,走吧走吧,累了,下次见到了再说。”

说完转头回去了马车边上,在小厮的搀扶下头也没回地上了车,仿佛真的就是随口一问不甚在意的样子。

徐知填悄悄松了一口气,他可实在不想汤若芙和徐知询扯上任何关系。

他自己都还处于暗恋阶段,可不能被人截了胡。

更别说徐知询这个二世祖,惯于玩弄女子,可不能让汤若芙进入他的魔掌。

徐知填心里暗暗下定主意,后面一定要再避开两人的接触,同时要给陶总那边都要提醒一下。

想完这些,他再回望了一下紧闭的铺门,转身也跟去马车那边了。

心知陶秋菊应该要忙活挺久,当即命令几个车夫不必再等,先行快马继续往县衙方向赶去。

而这时,刚才围站一圈的人群,也都已经散了,这才把马路空出来。

散了的人,主要是两边铺子里的,一边守着铺子摊子,一边注意着这边的声响,心里无不都在祈祷里面生产顺利的。

毕竟对于现在的金陵城而言,新的生命是全城人都期待和欢迎的。

新生命总是象征着新生和未来无限希望,能给所有人都带来朝气蓬勃之感,只可惜现在金陵城新生儿还是非常少的。

只因为流民之中,大肚子孕妇实在是非常少的。

一路混乱,这样的孕妇总是很难撑到最后的。

流民中以年轻男女巨多,体力好精力好,就能熬到上船。

至于之前的百姓,因为基数小,婚嫁的少,所以新怀孕的也是少。

所以陶秋菊虽然提前布局了专门的稳婆培训,但是用上的情况着实不多。

现在只盼着今年年底到明年开春,估计能有一小波生育潮,主要得看新配对上的年轻人们给不给力了。

上次第一场相亲大会圆满成功后,徐知填可是兴致勃勃计划再搞规模更大的第二场了。

上次配对成功三十对,那这第二次,则是要以配对成功一百对为目标。

只是现在大家无不忙着开春的订单,以及山上的春耕,暂时还腾不出手来。

不过等春耕一结束,马上就会启动第二场全城相亲大会了。

不过在这之前,还有一场热闹,那就是清明节。

等县衙的马车行驶到南城集市后端,马路边上那一大片是散集。

里面还算是热闹的,尤其各种鸡鸭叫声不绝于耳,显然都是为接下来的清明节在蓄势。

这种热闹的声响,在徐知填听来动听异常,因为意味着治下百姓们的生活不错。

可是在紧随其后的徐知询听来,却觉得异常嘈杂,一副乱糟糟的感觉,心中不由得更是失望了几分。

只觉得果然不能对这个破乡下地方有什么期待,t接下去估计就苦熬日子吧,就只想着他爹哪天能消气,他就能继续回去扬州了。

这种情绪,在他下了马车,看到朴实无华的徐宅大门达到了顶峰。

他来到的是县衙边上最大的一座徐宅,三进几十间房子。

在陶秋菊和越来越务实的徐知填看来,都是非常宽敞的了,无论如何都足够徐知询住了。

但是在徐知询看来,首先这大门就灰扑扑的,连他家在扬州郊区的别院都赶不上。

无论是大门的材质,还是装饰周围的门环、门钉、门神,都是平平无奇。

在徐知填的引领下,徐知询无精打采地走了进去。

唯一觉得不错的,就是满院子铺的都是水泥。

只不过在他看来,这全水泥,着实是没有太多美感。

不说园林和花园,好歹也要留一些装饰植物吧。

要说这徐知询,别的不行,但是品味在十几年的有钱熏染下,还是颇高的。

所以对这进门一看到的场景,就颇有些一言难尽。

“你们这金陵怎么回事,怎么到处都是水泥,水泥不要钱吗?”徐知询不禁问道,他好奇这个问题挺久的了。

徐知填不由得也觉得奇怪,“二哥你还不知道?这水泥就是我们金陵生产的呀!运出去后主要是运费贵,但是在我们这边算不得贵的。”

要说这水泥是金陵城产的,现在消息早就流露出去了吧,怎么会还有人不知道呢。

不过徐知询向来是不关心这些细节的,就没注意到这水泥还是自家的金陵出产的。

现在听到徐知填的解释,还颇来了几分兴趣,“在哪里产的,怎么产的?带我去瞅瞅呗!”他直接说道。

“没问题啊,就在城外不远处,那边有个专门的工坊区,到时候可以带你过去参观一下,毕竟这水泥厂,还有徐家五成的股份,徐家是站大头的。”徐知填爽快答应道。

这些都是很多人知道的信息,只是徐知询之前只顾着吃喝玩乐所以不知道罢了,所以他没有瞒着的必要。

果然,徐知询听说里面还有自家的股份,还略微吃了一惊。

“这么说,他们高价买水泥,其中一半是我家挣的?啊哈哈哈!李三那个小子,还和我炫耀说他家买得多呢!”徐知询大笑着说道,想到了自己在扬州的狐朋狗友,纷纷攀比谁家买的水泥多。

现在竟然是自家的生意,这要是说出去,可不得把他们都比下去了,嘿嘿嘿!徐知询心中一阵暗爽。

“你快给我说说,这金陵城,都有啥是我家的,我可得好好了解了解。”徐知询急切地问道。

徐知填不禁有些无语,实在是为这个堂兄的无知。

他们家这么大的产业,他都不关心的嘛。

之前不还在抱怨说金陵用徐家钱多的嘛,难道不知道这些钱花出去,都是有相应的产业归属的嘛。

不得不说徐知询这个人,属实是个脑子里不装事的。

难怪之前严可求,都不禁一遍遍感叹烂泥扶不上墙。

不过在陶秋菊看来,这样的人,反而容易打发。

因为心思浅显,只要投其所好,一切都好说。

总比那种心思阴沉,然后争权夺利地好。

也难怪徐温,一直要用徐知诰了。实在是知子莫若父,知道自己这个最大的二儿子,不见得是能当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