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第 142 章 一更(1 / 2)

第142章第142章一更

陶秋菊带着三位县官和两个衙役赶到狮子山下的时候,太阳已经完全升上来了。

陶秋菊叫停了马车,从车里出来准备走进村里去。

毕竟是过来调研的,打算一边走一边看一下农作物生长的情况。

几人从车厢里出来,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大片的麦田。

金陵这边种的是春小麦,此时进入五月初,小麦已经迎来抽穗期。

细细的麦穗上,一串串嫩绿的麦粒正在逐渐膨胀。

在阳光的照射下,每一根麦穗都闪烁着嫩绿色的光芒。

微风轻轻吹过,麦浪起伏,波光粼粼,麦穗随风摇曳,发出沙沙的声音。

几只小鸟在空中翺翔,欢快地歌唱着,为这美景增添了一抹生机。

陶秋菊情不自禁地蹲下身伸手去轻轻触摸,清晰地感受到麦穗逐渐饱满的触感。

“小麦的茎秆正在逐渐变粗,麦穗已经开始形成了。”她不由高兴说道。

边上的刘主簿也蹲了下来摸了摸,脸上也是高兴,“今年雨水好,这穗都抽得不错。”

其余站着的几个人,脸上都不由得露出笑容,心中纷纷盼望着几个月之后的丰收场面。

陶秋菊站起来,拍了拍手上的碎花屑,叮嘱着说道,“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接下来是生长关键期,生长速度会不断加快,我们的驻村衙役和老把式们,要帮着村民们做好除草施肥浇水等工作,确保今年的丰收。”

另外几人纷纷点头称是,记下来待会儿要再和驻村衙役们强调下。

说完话,几人又不由自主地站在高处驻足观望起来。

俯瞰着这片广袤的麦田,静静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

只觉得麦田的美丽让人心旷神怡,忘却了一切烦恼和压力,只专注于眼前的美好。t

好一会儿,六人才离开了这个令人陶醉的地方。

陶秋菊打头擡起脚往前继续走去。

穿过麦田,来到了接连着的大片稻田中间。

这处更靠近河,水源更为充足,所以被用来全部种植了水稻。

擡头四望,只见秧苗都已经全部插进去了,稻田里一排排整齐的秧苗正在茁壮成长。

而稻田之间的阡陌田埂上,长着各种小野花,与稻田形成了和谐的对比。

再看向稻田里面,水面上漂浮着一些水生植物,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生机勃勃。

而空着的水面上,映衬着蓝天白云,景色非常宜人。

尤其是微风轻轻吹过,带来了淡淡的植物香气,让人越发心旷神怡。

这一大片稻田的中间,有一条大河穿过。

河水宽阔的水道将稻田一分为二,它源源不断地为稻田提供着充足的水源。

河水是从后面的狮子山深处流出来的,正连着后面正在加紧修建的水库。

河水的源头位于狮子山深处,正连着里面正在修建的水库。

这座山峦起伏的山脉孕育了丰富的水资源,山间流淌的溪水汇聚成河流注入水库,然后再沿着河道流出来。

当初就是为了确保这一大片稻田麦田的灌溉需求,才加紧修建了这个水库。

今年的雨水格外给力,此时的河水水位正好,既不会淹没稻田,也不会让稻田缺水。

看着河水悠悠流淌,心中不由得充满了喜悦之情。

几人这次没有伫足,而是沿着村路继续往前走。

再一会儿,便看到了稻田的尽头。

那里有一座小山,山上郁郁葱葱的树木在微风中摇曳。

他们都知道穿过这座小山坡,就能看到伫立在山脚下的各个村庄,脚步不禁都加快了起来。

山坡度很缓,走起来一点都不费力,一会儿就登到了最高处。

“往常都是坐马车,这次走过来,可真的是欣赏了好景!”边上的刘主簿不由得感叹道。

其余几人都不禁连连点头,实在是刚才的麦地和稻田,已经够美了。

而眼前这会儿,又出现了大片的油菜地,几人都还是第一次以这个视角看过。

原来靠着村子的前面这一大片,当初都是种的油菜,种子还是县衙想办法从外面搞来的。

五月初,油菜已经成熟,油菜籽已经饱满。

油菜田里,金黄的油菜花已经快要凋谢,取而代之的是绿油油的油菜籽。

这比金黄色的油菜花场景,更让人觉得高兴,因为丰收马上就要来临。

收割后的油菜田会变成一片空旷的土地,但这只是暂时的。

很快,农民们会开始播种新的作物,为下一个季节的丰收做准备。

陶秋菊几人再次商讨了接下来油菜田收割的事宜,主要是靠着村民们自行安排,但是县衙也要给出一些力所能及的支持。

尤其是收获之后的榨油及买卖,对于村民们,应该是一部分菜油是会自己吃,但是大部分都要卖掉流入市场。

那这个收购价格,肯定不能太低了,但是也不能太高。

太低的话,村民们划不来收入不高下次就不种了。

太高的话,城里百姓们则是要买不起,毕竟现在外面买进来的菜油虽然贵一点,但是不至于太夸张。

所以县衙要是想要主持采油收购事宜的时候,这个价格可就要好好斟酌一下。

另外榨油方面,是不是再安排人手过来多建几个磨坊,到时候能够让大家更高效榨油。

记下这两个事情,几人才沿着下坡继续往前走。

穿过油菜田,已经来到靠近村子的地方了。

都能听到村里孩童发出来的欢笑声,以及鸡狗的叫声,几人不由得露出更高兴的笑容,毕竟前面看到的这一些种植成果,都是由村民们一点点辛勤劳作出来的。

不过在进村之前,他们还穿过了一大片的还环绕着大片的蔬菜种植区。

金陵城人口这么多,可是缺菜得很,之前汤氏在小清凉山找的野菜和种植的蔬菜都好卖得很。

所以不需要县衙多动员,各村的村民们就自发把村子周围的荒地都开采了出来全部种上了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