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彬法师话说到这里,已经算是在认同姚广孝的新制,但是他担心考核过于艰难,会断了真正良善有心皈依佛门的路。
姚广孝闻言微微一笑,说道:“考核因时而异,僧录司一直在对考核内容做衡量取舍,正需要法师这般高僧来为僧录司出谋划策。”
说着,他伸手,指着远处的古老柏树道:“法师请看此树——若任枝桠横生不修,安能三百年亭亭如盖?佛门积弊正如疯长杂枝,当效达摩祖师‘廓然无圣’的气魄,最近,僧录司正在考虑增设‘农禅科’,虽不通晓多少文墨,但是精于稼穑者亦可得牒。”
闻言,高彬法师浑浊的眼眸微微一亮,然后,他双手合十,又问了姚广孝一个问题:“若遇天灾兵祸,可能重启‘方便剃度’?”
姚广孝双手合十,对着皇宫的方向拜了拜道:“陛下亦有恩准,若到了乱世,可开‘方便剃度’之法,正如《大智度论》所言:‘般若为导,五度为伴’,法师,这朝廷的新政非是斩尽我佛门生机,实为佛门立定航标啊!”
高彬法师松了一口气,闭上眼,在众人的注视中长叹一声。
“新政思虑周全,老衲没有什么可再说的了。”
高彬法师有大智慧,奈何身为佛家的领袖人物,不得不站出来与姚广孝辩论这一场。
来观礼的人听到高彬法师的话,有人恼怒,有人惋惜,也有人开始转变思想。
姚广孝在辩论之中,并未一味引经据典,而是回应了很多现实的问题。
首先,推行僧录司新政的目的并非为了压制佛教,而是为了去污存精。
若一味放任当前的佛教野蛮发展,让害群之马在其中,早晚惹得朱元璋震怒。
朱元璋虽然曾经在皇觉寺出家,但僧人风气败坏欺男霸女,阻碍国政,朱皇帝岂能饶了他们?待朱皇帝出手严惩,佛教可就不是拆除几座寺庙、驱逐部分害群之马那么简单。
其次,推行僧录司新政不是粗暴地推行,而是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推行。
僧录司还为不认识字,只知道耕地的穷苦百姓,特意设立了“农禅科”,足见朝廷考虑的周全。
最后,朱元璋还给了保证,一旦陷入乱世便打开“方便剃度”之法,给百姓以活路。
从内心上来讲,高彬法师对这样的结果很满意,也不得不满意,朱元璋皇权在上,岂是他能撼动的?
姚广孝与高彬法师在紫金山论理,令姚广孝一战成名,在金陵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紫金山论道当夜,朱元璋便将高彬法师请进了皇宫,摆席宴请,与其叙旧,说起当年在皇觉寺出家后的种种,朱元璋也是感慨万千,时而感伤,时而放声大笑。
宋府,文渊阁大学士宋讷、东阁大学士吴沉,以及新任的华盖殿大学士吴颙,三人齐聚一堂。
本来刘仲质任礼部尚书兼任华盖殿大学士,刘仲质主动请辞归乡后,礼部尚书一职由李原名担任,华盖殿大学士便由吴颙来担任。
四殿大学士,除了武英殿大学士严震直脾气清高耿直,不与人多接触,其他三位大学士的交情不错。
宋讷脸上带着笑意,道:“紫金山论道,高彬法师败下阵来,今日金陵城中的僧道,可谓‘如丧考妣’,我从紫金山归家的路上,见到了不少僧道,掩面而泣,那场景,啧啧啧!”
宋讷对僧道没什么特殊的感情,商税落地,他家中的产业也要挨刀子出血,每年至少要多缴纳三五千两的税银,凭什么那些僧道的僧田不用缴纳赋税?
东阁大学士吴沉悠然说道:“板子不打在自己身上,当然不知道疼,连高彬法师都输了,他们还有什么说的?这不,陛下晚上请高彬法师去宫里赴宴,想必龙兴寺会带头,僧录司的新政施行,势不可挡喽。”
华盖殿大学士吴颙闻言,露出一抹高深莫测的神情:“宋兄、吴兄,这话说得为时尚早了吧?天下的僧道能容忍新政施行下去?恐怕还会继续出乱子的。”
宋讷、吴沉对视一眼,宋讷探了探身子,说道:“吴大人莫不是听到了些风声?”
吴颙往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道:“不瞒两位,我有一表亲在福建做生意,我两家往来密切,前几日他差人送来些特产,还讲了一件事儿,在福建那边有一僧人,自称‘弥勒降世’。”
什么?宋讷、吴沉闻言脸色一变,“弥勒降世”这四个字刺激到了二人的神经。
弥勒降世原本是弥勒教的口号,然而起源于唐代的白莲教在经过宋、元两代发展,到了元朝末期,其组织、教义都发生了变化,其中一部分教派崇奉弥勒佛,窃取了“弥勒降世”这一本属于弥勒净土法门的宗教谶言。
宋讷倒吸了一口凉气,道:“何人这般大胆?当地的官府可知道?为何不管束?”
吴颙无奈地说道:“宋大人,管束?哪儿那么容易?道衍大和尚说的可不是假话,各地的僧人寺庙有些的确太过分了,福建的和尚信徒众多,行事还不算张扬,所以当地的官府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可是两位想一想,新政若要落实,诸如此类的要被‘割肉’,还能继续消停么?”
吴沉琢磨了片刻,说道:“看来紫金山论道这场大戏结束,还远远说服不了天下的僧道,非要再闹腾流血不可。”
利益之争,素来是你死我活的,强如朱元璋要推行新商税,还不是有苏州府站出来抗税?推行僧录司新政,是一样的道理。
高彬法师入金陵的第七日,他代表龙兴寺,宣布会奉行新政,为天下僧道做表率。
朱元璋盛赞龙兴寺“识大体,明是非”,心情愉悦,准备在全国推广新政,不过人算不如天算,第二天,便有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
奉天殿,新任兵部尚书温祥卿面容严肃,朗声道:“陛下,福建传来消息,有僧人彭玉琳自称‘弥勒降生’,纠集信众逾两千人,攻陷县衙,如今正在招兵买马,意图进攻福州。”
朱元璋初听这消息,有些惊讶,惊讶于一个和尚居然能纠集两千人造反。
“福建都指挥使司可曾出兵?那彭玉琳又是什么来历?这么大的动静,当地的官府之前为何没有反应?”
朱元璋问了一堆问题,温祥卿不急不缓,一一回答道。
“启禀陛下,福建都指挥使司已经开始派兵征剿,彭玉琳本是福建一寺庙的住持,有些名望,因为乐善好施、佛法精湛,故在当地信徒广大,与……与当地的县衙官员关系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