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杀红了眼,洋葱骑士率领着最后的弓箭队冲入阵前。
拉姆斯见骑兵队成功牵制和消耗了琼恩的大部分兵力,于是下令盾牌手和长矛手全部出动。
一排排连成片的盾牌从三面围住了琼恩的残余部队,长矛从盾牌后伸了出来。
琼恩部队三面是长矛,背面是数人高的尸山,敌人还占领着制高点。
盾牌长矛也在一点点的蚕食着琼恩的兵力。
试图靠近盾牌的野人也被盾牌后的大剑砍翻在地,连巨人也无能为力。
盾牌围住的面积越来越小,琼恩被战友紧紧挤压着几乎窒息。
就在他绝望时,培提尔和珊莎带着谷地援军赶到,上万艾林谷的骑兵从背后包抄波顿的盾牌阵。
后背毫无防备的盾牌手和长矛手如同骑兵铁蹄下的烂泥,瞬间溃不成军。
拉姆斯见大势已去,带着几名随从匆忙逃回临冬城。
拉姆斯以为凭着高城坚壁,就能抵挡住琼恩的进攻,却没想到巨人冒着城墙上的箭矢,很快就撞烂了城门。
但此时的巨人已经重伤力竭,吃力的跪在地上,被拉姆斯射杀。
野人们从他背后蜂拥而入,控制了整个临冬城。
临冬城头再次挂起了冰原狼的旗帜,瑞肯被埋在城堡地下家族墓穴中,拉姆斯则被珊莎放出自己的狗咬死,整个战役结束。
首先,小剥皮在战略战术上面要高出琼恩很多,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他所制定的战略战术也不是一个英明统帅所为。
以六千人对战两千人,只要谷地大军不来,他可以取胜,但是他却不顾己方的伤亡用弓箭无差别射杀,大量的消耗了自己的部队。
说远了,以后北境有个什么外敌入侵,内部反叛,怎么搞定?
往近了说,三傻援军赶到时小剥皮的军队也已经损伤大半,都没法组织有效的防御。
从这个方面看,小剥皮没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不是一个英明的统帅。
当然,小剥皮本就是一个自负,残忍的人,这种战略战术也符合人物性格。
最要命的是,大战之前也不事先做好侦查,谷地军队赶来都不知道,这是最无语的了。
其次,如果说小剥皮是一个不英明的统帅的话,琼恩则是一个不合格的蠢蛋统帅。
战斗打响之前,小剥皮用瑞肯来激怒琼恩。而琼恩一冲动,将之前所以的战术思考全部抛诸脑后。
自己身陷险境然后拉着自己的部队陷入窘境,这也导致了全员遭到小剥皮重盔甲部队的合围,雪诺真的是毫无办法,而且差点被自己人踩死。
虽说率领的是毫无战法经验的野人部队,但是他几乎无指挥状态实在让人透心凉,这也看出了雪诺在领导军队战斗的能力还是差的很远的。
琼恩的部队,由于大多是介于轻步兵和重步兵之间的野人,因此既无法采用传统纵队战术,而且人数相对较少。
所以就实际来说,琼恩最好的战法就是原地坚守,诱敌來攻。
当然说到诱敌琼恩确实没法,所以最好的方法是三线阵体系推进,把军队分成许多小股部队战斗。
每股部队彼此间隔着距离,距离之中另外派出一些部队靠后安置,以便各部分之间彼此掩护,充分发挥野人单战能力强。
骑兵两翼防止钳形战术,弓箭手殿后,作战疲乏了的,有精力充沛的生力军替换。
而琼恩一战下来完全没有战术可言,抄起家伙就往上冲,也是透心凉呦。
而小剥皮的部队比起琼恩的部队质量要高得多,既有线列的盾矛,又有专业的轻步兵和弓箭手,还有骑兵,人数也是琼恩的两倍左右。
因此完全可以采用线式战术拖住琼恩部队,用骑兵从侧翼或者后面偷袭。
然而,小剥皮前期无差别的射杀把自己的骑兵葬送了,接着用了非常冒险的大方阵战术,机动性超级差。
其实小剥皮头开得不错,引出琼恩军队,接着我认为应该这样打:
继续放箭射杀琼恩和骑、步兵,然后用盾矛兵和轻步兵坚守原地挡住琼恩进攻,再用骑兵冲击琼恩后方的弓箭兵,然后在攻击琼恩军队的后方,最终完成合围。
再说一说双方都没有留预的预备队。
首先,琼恩这边人数少,留预备队不太现实,但如果留了预备队,小剥皮就不敢用最后合围的战术。
反过来,小剥皮方人数占优,留个一千人的预备队,起码不用靠盾矛步兵来完成最后一击,再不济,至少也可以防守临冬城。
还有一点,琼恩这边有一个巨人,说实话如果给巨人一套盔甲,再弄武器和大盾给他,直接无敌。结果整场战役除了破城门,貌似巨人没起到什么作用。
总之,这场战斗的统帅,无论是谁,在佩洛普眼中都是不合格的。
晁盖打曾头市时说过一句哈:“我不自去,谁肯向前?”
七国的领主们,战斗风格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劳勃,打起仗来就爱拿着锤子往上冲,史坦尼斯的手下都认为如果劳勃在的话他会亲自冲上去抡起战锤把临冬城的大门砸开。
史坦尼斯则相反,电视剧里他在黑水河之战中亲自攻城,但是原著中史坦尼斯从来不会这么做,他都是坐镇中枢指挥战斗。
罗柏又是另一种风格,他会亲自冲锋陷阵,但是身边围着几十个卫队保护。
巴隆大王呢?压根不上阵,出征的事直接都交给弟弟和女儿了。
每一种做法其实都对,都有其合理性,要看具体情况。
封建社会的领主召集封臣作战,很多时候要看封臣给不给面子。
尤其是琼恩,他不是任何人的领主,他能召集两千多人的军队,全是靠面子。
自由民们来打仗是冲着琼恩·雪诺的面子,北境领主们来打仗是冲着艾德·史塔克的面子。
所以,整个战役过程中,琼恩可以丢了脑袋,但是不能丢了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