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尚书洛宗虚不信任顾浔也在情理之中,顾浔的名声实在太臭了。
臭到几乎所有人都用偏见的目光去看待他。
至于信誉二字,几乎是与他沾不到任何的边。
“微臣附议,万民血书并非儿戏,关乎重大,还望陛下谨慎而行。”
就连户部尚书蔡伦也站了出来,若此事为真,最先被查的必然是户部。
何况那五十万两银子和一万石粮食,还是他亲自调拨的。
顾邺的目光再次落到陈子铭身上,陈子铭缓缓道:
“至于真假,提审乔欣州,或者找到信州司马周益,一切便可知晓。”
未等顾邺开口,掌管京都大狱的司寇曾本柯便出列道:
“启禀陛下,微臣这就提审乔欣州。”
不多时,曾本柯满脸惶恐,匆匆进入大殿。
“启禀陛下,不好了,乔欣州在我赶到天牢之时,已经服毒自杀了。”
“什么?”
顾邺猛的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声音带着天子之威的压迫感。
“当真是鼠辈猖狂,朕刚要提审,人便死了,这就是京都大狱吗?”
“京都大狱尚尚且如此,那地方牢狱呢?”
“朕不敢想象,这天下到底有多少冤假错案。”
此话一出,刑部和吏部官员已经在瑟瑟发抖。
龙椅之后的帷帐中传来陈姝的声音。
“我看四皇子封王仪式直接免了,让其走马上任,彻查此案如何?”
顾邺知道陈姝是想将顾浔拉入这汪浑水之中,使其卷入朝堂争斗的漩涡之中,不得脱身。
放权给顾浔,看似是忧国忧民,实则是在等着顾浔出错。
若是顾浔弄出些冤假错案,即使是忠于顾家的老臣,必然也会戳他脊梁骨。
若是将来顾邺还要执意立顾浔为储君,那受到的压力不止外部,还有忠于他的臣子。
这是一记剥夺顾浔继承权的重要一步,同时还能进一步瓦解顾邺皇权。
“太后,浔儿脾气你是知道的,让他来着手此事,恐有不妥。”
顾邺嘴上这么说,心里巴不得顾浔能替他排忧解难。
不来点欲引还拒,生性多疑的陈姝可不会放心。
“不经风霜磨练,又如何成为参天大树。”
“他身上既然留着顾家的血,就该一同撑起这天下。”
“何况还有刑部和吏部随同侦办,出不了什么大乱子。”
“陛下,此事就这般决定了。”
陈姝没给顾邺一丝拒绝的机会,直接起身离开。
顾邺敢怒不敢言的模样落入百官眼中,各有忧喜。
忠于圣后之人,顿觉趾高气昂,畅快至极。
忠于顾邺之人,只觉窝囊至极,恨不得用大嘴巴子抽死这老妖婆。
倒也不是这些人怕死,而是因为弹劾老妖婆,已经死了太多人,在做无意义的的死亡,只会让老妖婆越发猖狂。
陛下稳扎稳打十数年,方才重新积累出些许底蕴,可不能在一下子败光。
顾邺看向百官,故作一脸无奈神色,语气之中带着几分怒意。
“既然太后心意已决,便按她老人家的意思来。”
“封四皇子顾浔为秦王,负责彻查万民血书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