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家父李隆基 > 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停会吧

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停会吧(1 / 2)

承天门街是皇城的中轴线,街东从南数第四排,就是尚书省。

都省居中央,西边是工、刑、兵,东边是吏、户、礼。

尚书省做为最高中央政令机构之一,占的地方不大,官吏的数量却不少,六部加都省共有五百多人,其中正式编制,咳咳一百出头。

在隋朝的时候,整个皇城的正式编制为2581人,贞观之治精简至643人,这是正式编,吏员的话一般乘以个三和四就差不多了。

之所以精简,是因为隋朝至唐初,人口锐减了四分之三,不需要那么多官员了。

历史上安史之乱,唐朝人口从5292万减至1699万,比起隋末大乱斗丝毫不差。

也就是说,当下的大唐,人口维持在五千万左右,与隋朝相当,属于人口高峰,所以官员的数量也极为庞大,全国正式在编人员,一万八千零八十五个,不在编吏员,五万七千四百多人,具备做官资格的守选官员,达到了惊人的十二万余。

要么说当初李林甫头疼呢,对科举极为敷衍,没办法,考上来那么多,安排不了,怎么搞

李琩也正在跟李林甫卢奂商量,五品以下官员,尝试六十岁强制退休,有疾提前,以前是七十岁。

那么五品以上官员按照一定计算方法,递增退休年龄,至于顶级高官,还是干到死,这一点动不了。

那么这样一来,也会有弊端,那就是五品以下的官员会想方设法往上走,一个萝卜一个坑,上面没那么多位置,那么争斗就在所难免了。

任何政策出台,绝对都会遭到抵触,抵触小的大干快上,抵触大的只能慢慢来,比如这个退休年纪,官员们的抵触心理就非常大,所以不能着急。

当下的皇城,官吏数量非常之多,尚书省算是数一数二了,因此,这里的公房都是非常拥挤的,随便挑选一间进去,里面都是坐的满满当当,夹道上更是人来人往,非常忙碌。

李琩今天突击视察尚书省,正在劈头盖脸的训斥汝阳王李琎呢。

因为都上午九点了,李琎还在这睡回笼觉呢,这不是跟我以前一样吗你学我啊我那是什么职位,你这是什么职位

都省大堂。

“你昨晚干什么了,现在还犯困”

李琩很清楚,自己这个大堂兄是个雅人,乐舞一道的顶级专家,晚上大多时候不是宴会就是乐舞,夜生活那是相当丰富多彩。

李适之以前也是如此,但是自从担任左相之后,基本没有什么夜生活了。

但是李琎不一样,他比较排斥做官,兴趣爱好就是吃喝玩乐。

“臣有罪,请陛下恕罪,”李琎也觉得不好意思,因为他知道自己成反面典型了,如果只是暗地里被李琩抓到,啥事没有,但是他是在都省睡觉,众目睽睽之下。

这种情况下逮住他,不骂是不可能的。

“将他今年的俸禄给朕停了,”李琩朝一旁的萧华道。

萧华点头道:“是。”

今天突击检查,只逮到一个,还是自己最亲近的人,李琩也是非常无语。

吴怀实搬来帝座,李琩在都省的主位上缓缓坐下,摆了摆手,示意大家也坐。

尚书省大堂,主位是不设座位的,而是两侧的左右仆射位,因为主位是尚书令,自李世民开始就没有这个职位了。

右仆射萧嵩的位置是空的,这个老头已经七十八岁了,身体其实还不错,但是呢,这个年纪肯定不愿意天天来上班,也就隔三差五来一趟。

因为没有重大疾病,所以李琩给对方留了一个右仆射,如今看来,是该换人了。

因为眼下的右仆射有实权,你却总是不上班,这叫怎么回事

“今后国事,就不要劳烦徐公了,”李琩朝众人道:

“上了年纪,就该颐养天年。”

萧华低垂着头,面上没有任何表情,但是他能猜到,眼下肯定很多人都在偷偷的瞄他。

“你顶上去,中书省的事务跟崔涣交接一下,今后就在都省任职,”李琩目光投向萧华。

萧华一愣,赶忙揖手道:

“臣领旨谢恩。”

没办法,尚书左右仆射,一个经常不来,一个来了睡觉,这特么干什么这是你家啊

所以李琩必须得安排一个能力强劲的大臣坐镇这里,萧华非常合适,至于接替萧华出任中书侍郎的,是李琩妹夫的爹崔涣,善安的日子已经选好了,八月初六。

接着,李琩看向裴敦复,缓缓道:

“今后武举与科举分开,每年九月举行,归兵部选拔,还有,无论是藩镇还是十六卫,也要设立考核制度,每两年一考,不合格的军士,剔除军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