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没粮不出兵(1 / 2)

第692章没粮不出兵

辽东都司,三万卫。

卫所内气氛凝重得可怕,来往军民都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时不时地瞥向营寨北方驻扎的天津三卫。

距离天津三卫来到这里已经过去了三日,

前线战事也已经开打两日。

但天津三卫却丝毫没有前往前线的意思,

只是在三万卫内驻扎不动,让人看着既疑惑又心烦。

不时有军民朝着那些懒洋洋的军卒指指点点,

嘴里念念有词:

“前线都打成了一锅粥,这些来援军卒居然纹丝不动,

也不知道是来支援的,还是来当大爷的。”

一名中年人手拿锄头,刚从营寨不远处刨地回来。

为了挖壕沟,他觉得自己的腰都快断了,

身旁一名年轻人脸色一变,看了看四周,轻声道:

“叔,小声点,这些看着都像是兵痞。”

“怕什么,在咱们三万卫,外来人还能翻天不成。”

中年人站在原地,把锄头从背后拿了下来,

狠狠地在地上磕了磕,磕掉上面的泥土,随后叹了口气:

“也不知道前线那些小子怎么样了,死了没。”

“叔,放心吧,都快两日了,前线还没什么动静,应该没什么大事。”

中年人仔细想了想,觉得也有些道理,

他看向那些绵延的军帐,重重叹了口气:

“希望他们能早日出兵吧,

马上就要开春了,先把这个冬天熬过去。”

话音未落,一道粗重而疲惫的声音从身后响起:

“放心,有本侯在,这个冬日三万卫一定安然无恙。”

年轻人回过头去,猛地一惊,

只见一名中年人从战马上跃了下来,浑身狼狈,披风上沾满血污,

正在四名军卒的簇拥下,快步朝着卫所大门而来。

“草民拜见汝南侯爷。”

年轻人与中年人刚要下跪,

梅义就上前一步,将二人一把扶了起来,

“起来,咱们辽东男儿,骨头没有那么软。

旁人指望不上,还是得指望咱们自己。”

说完,梅义便一脸阴沉地向天津卫驻扎的营帐走去,

留下二人面面相觑,心绪激动。

不多时,梅义脸色阴沉地来到黄映之所在营帐。

进入其中,映入眼帘的是黄映之正优哉游哉地坐在上首,静静品着茶,一副享乐的模样。

见到这般场景,梅义顿时气血上涌,气不打一处来:

“黄老将军!您这是在作甚”

黄映之抬起头来,

见是梅义,马上站了起来,露出笑容:

“是侯爷啊,末将正在喝茶,

听说这是辽东的春熟茶,早就有所听闻,

今日才刚刚品尝,的确味道非凡啊。”

梅义脸色一黑,额头上冒出了几根黑线:

“黄老将军,前线已经打得不可开交了,你还有心思在这里品茶

说好的歇息两日,现在已经第三日了,何时去前线!”

黄映之看着他愤怒的模样微微一愣,连忙道:

“快快快梅大人您快坐下消消气,

若是气坏了身子,辽东前线可真是没有主心骨了。”

梅义一屁股坐了下来,呼吸急促地看着黄映之:

“黄老将军,您是老前辈了,

从陛下刚刚起兵之时就跟随左右,打仗打了快四十年,难道不知前线战况紧急

今日女真再次猛攻,三千精兵已经疲惫不堪,

若是再不轮换,整个士气将大跌啊。

而且,不知是谁将天津卫来援的消息告知了前线,

现在本侯一到前线,前线的弟兄们就差指着本侯的鼻子骂了,

偏偏本侯还不能说什么,本侯心里憋屈啊!”

梅义越说越快,说到最后几乎都要吼了出来。

即便隔着很远,黄映之也感觉到了唾沫星子飞到了脸上,

他就这么不加遮掩地往脸上一抹,凝重地说道:

“侯爷,前线战事紧急,末将也心里着急,

但奈何.我军粮草不够,军卒们都饿着肚子,

还请侯爷调拨粮草,

一旦粮草到位,我等尽数开拔!

不仅要挡住女真人的袭扰,

还要趁机反攻回去,

女真人侵犯我大明疆域,真是给了他们好胆!”

尽管他说得义愤填膺,

但梅义怎么看他都没有出兵的打算,呼吸又急促起来:

“黄老将军,粮草本侯不是已经调拨一半了嘛,

先吃着先用着,能用二十多日还不够嘛。”

黄映之脸上露出一些不好意思:

“还请侯爷见谅,天津三卫在北平吃的都是馒头,

而辽东的粮草是大米,这东西不顶饿啊。

弟兄们吃了三大碗,肚子里没有油水,一会儿就饿了。

说是二十多日,但真打起仗来,消耗巨大,说不定七八日就要吃完。

还请侯爷多调拨一些,

现在军卒都听闻辽东粮草紧缺,就算是末将都吩咐不动啊。”

说到这儿,他叹了口气,

“侯爷,其实在昨日末将就已经想要强逼他们去前线,

但一众军卒将末将骂了出来,

还说一定要有足额的粮草,才肯前去,

否则不会去送死”

梅义听了,眉心狂跳,拳头猛地攥紧,脸色都有些涨红。

他没想到眼前这个黄映之居然如此无赖,

一点也不像是军务中人,倒像是商行里的老油条掌柜。

梅义没有再说话,而是坐在那里陷入沉思。

过了许久,他猛地站了起来,丢下一句话后便转身离去:

“粮草下午本侯给你送来,

希望黄将军的军卒能够听话。”

声音越来越远,黄映之脸上的笑容也一点点平息,

刚刚端起的茶水也放下,神情变得凝重。

他看向一旁的姚修杰,问道:

“昨日去前线的弟兄回来了吗确定前线在打仗”

姚修杰轻声道:

“第一次去的二十多名弟兄亲眼看到女真人在想办法冲过边境封锁,

不仅是在丛林中,就算是在小道上也有交锋,

而昨日去的弟兄,暂时还没有回来,可能要等到晚上。”

“嗯那就等,粮草来了也等。”

黄映之淡淡开口,丝毫没有得罪梅义的担心。

倒是姚修杰看向军帐入口处,有些担心:

“大人,恐怕会有麻烦啊。”

“怕个球!咱们又不靠他吃饭,

有燕王殿下在呢,还能被一个袭爵侯爷吓着”

黄映之撇了撇嘴,有些无奈地发出一声叹息:

“你家大人我啊,就是生错了地方,

若我也是滁州人.就算是凤阳人,

活到现在也能混上个爵位,也不用整日研究漕运!”

姚修杰觉得耳朵都要起茧子了,这话他听了已经不下十遍了。

他还是照常开口:

“大人,您这个都司佥事.

许多都指挥使都羡慕得很啊,

负责部分漕运,每年过手的银两都不知多少。”

“妈的,老子要是个贪心的也就罢了,整日捞钱。

关键老子家中有钱,差漕运这点钱吗!”

越说,黄映之越是恼怒,不过他很快就冷静下来,沉声道:

“不说这个,这次能来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