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东郊民巷,一处偏僻的宅院内。
刘三吾正襟危坐,而在他对面则同样坐着三人,正是今日领了复审任务的张信、戴彝、王俊华三人,可能朱元璋也没想到,被视为自己父子俩心腹的三人会和刘三吾坐在一起。
“刘公,不是说这次科举只针对分科取士吗?为何连一个北方学子都没有录取?”张信望着刘三吾,质问道。
此次科举的猫腻,张信三人也都知道,身为儒家学子,眼见着朱元璋先灭北孔,取消了衍圣公封号,又流放了邹县孟家,还改革科举,进行分科取士,长此以往,这大明还有儒家士人的活路吗?所以他们才会答应刘三吾,参与其中。
可没想到刘三吾他们这么狠,不但针对分科取士,还将北方学子剃了个光头,这样一来,就算是个傻子都能知道其中有问题,这搞得他们很难办呀!
“北方已经失陷夷狄数百年,那些北方学子又懂什么儒家治国之道,让他们上榜,简直是玷污了孔孟圣贤之道,还是让他们再学些年再说吧!”刘三吾毫不掩饰对北方士子的鄙夷道。
“刘公,你的意思这次复审依旧不录取北方学子?”闻言,戴彝吸了一口凉气道,他原本还想着,复审稍作变动,让出十几个名额来,不让朱元璋面上难看,他没想到刘三吾如此执拗。
“这是自然,若是复审榜单变了,岂不是向天下人说明,此次科举就真的舞弊了,到时候老夫又如何在士林中间立足?”刘三吾冷冷说道,这很明显的又当又立。
闻言,王俊华低声询问道:“可是刘公,若是复审结果真的一成不变,先不说陛下会不会相信,那些北方举子恐怕也都会继续闹腾下去,到时如何收场?”
“就算他们闹腾又如何,重新审阅考卷的人是陛下,这些举子们能拗得过陛下吗?”刘三吾淡笑着,好像一切都在把握之中。
“他们是拗得过陛下,但陛下真的会相信这个结果吗?若是再让人三审咋办?”张信担忧的说道。
“不可能的!陛下乃天子,哪有一而再,再而三审查考卷的道理?所以这次审查无论结果怎样,陛下都会认下,而且陛下也不得不认下,毕竟那些北方士子是真的‘无才’呀!”刘三吾当即将自己的计划说了出来。
“如此真的能够瞒得过陛下吗?”王俊华还是有些害怕道。
到时候若是真的出了问题,那他们三个也会跟着刘三吾等人一起陪葬。
见到三人的样子,刘三吾内心冷哼一声:畏首畏尾,贪生怕死的废物,不过表面上却说道:“你们放宽心吧!就算真的出了什么事,老夫一力承担!
如今儒家式微,天下士人都看着此次科举,今年春闱放榜中榜的贡生,都要承你三人恩情,若是功成,日后凡是参与科举中榜的贡生,皆受你三人余荫,汝等未来仕途、家族,将长盛不衰!”
刘三吾话音落下,三人顿时呼吸急促,戴彝脸颊涨红,连忙说道:“刘公这是说什么话,我等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圣道,什么仕途,家族,刘公此言岂不是在侮辱我等!”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我等都是为了圣道,即使有所逾越,想来圣人在九泉之下也会理解我等的。”
“是即!为了孔孟大道,即使我等牺牲又有何妨?”
张信和王俊华两人连忙跟着说道,那表情,那动作,如同一个英勇无畏的革命战士一般!
刘三吾的“饼”画得太大了,大到张信三人神魂颠倒,已经彻底忘记了对朱元璋的恐惧。
“好!好!是老夫狭隘了,我儒家有尔等三人这样的仁人志士,何愁不兴!”刘三吾也同样激动的说道。
“为儒家圣道而死,死得其所!”三人异口同声的说道。
…………
十日后,早朝。
文武百官神情肃穆,目光望着御阶下的张信三人,等待他们的审查结果。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本次科举事关未来大明的科举与朝堂的格局,若面对整个中榜名单无一北人的情况,查不出任何事情,听之任之,恐怕将来大明朝廷,将无北人立锥之地!
“启奏陛下,臣等自受命以来,重阅考生考卷总计四千六百一十五份,经臣等审阅,严查,确认所录两百八十六名贡生,确有真才实学,并无任何徇私舞弊之举!”
张信话音落下,整个奉天殿上一片寂静,除了某些大臣倒吸凉气的声音。
刘三吾低眉顺目,好似老僧入定,除了嘴角若有若无的笑意出卖了他内心的喜悦。
“张信,戴彝、王俊华,你等三人当真查清楚了吗?没有任何纰漏?”朱元璋神情冷峻,望着三人说道。
张信却是毫不畏惧,从袖中取出几份试卷,双手奉上道:“陛下,此乃南北士子的应考试卷,均取自成绩中游者。”
云奇当即下台从张信手里取过试卷,然后递给了朱元璋,朱元璋接过,展开一看,果然如张信所言,北方士子的试卷文理不同,笔法凌乱,甚至还有不少错字。
说这是科考试卷,简直有辱斯文。
而南方士子的考卷,却是卷面整洁,文笔凝练清晰,遣词造句也更通顺流畅,文章更是言之有物,条理清晰。
先前看过北方士子的凌乱试卷,再看南方士子,这一比对高下立判,双方压根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整体看来,这几份北方士子的答卷,实在水平不济,压根够不上科举门槛,更不用说上榜及第了。
“陛下,这些北方士子的试卷大多文理不通,笔记潦草,鲜有文辞上佳者,更有甚者,北方士子在考卷中冒犯天威,对朝廷政令颇有非议,甚至触犯忌讳,所以此次北方士子无一人上榜,实乃实力不济,并无科举舞弊之嫌。”
这就是刘三吾教给张信三人的办法,以事实来告诉朱元璋,不是自己不录取北方士子,而是他们真的不行啊!
朱元璋依旧是面无表情的看着试卷,没有说话。
这时候,武英殿大学士吴伯宗站了出来,说道:“陛下,既然再度核查,所录贡生并无问题,应即刻昭告天下,以安天下士子之心,否则再出现学子在礼部衙门前斗殴之事,有损朝廷威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