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儒家的落幕!(1 / 2)

蒋瓛离开了武英殿后,召集心腹纪纲、庞英等人。

待纪纲等人到了后,他没有多余的废话,直接说道:“立刻抽调五百锦衣卫,准备好皮鞭!”

“大人,你要皮鞭做什么?”纪纲、庞英吓了一跳,忙追问道。

蒋瓛狞笑一声,指着宫门的方向道:“自然是给宫门外的贡生们,送去一份‘厚礼’!”

纪纲、庞英面面相觑,纪纲小声问道:“大人,鞭打贡生?这能行么?”

贡生未来是大明的官吏,今日鞭打,未来那群家伙记仇报复怎么办?

蒋瓛幽幽地笑道:“天塌下来,由本官顶着,你们只管听命行事即可!”

宫门外,两百多名贡生跪地不起,蒋瓛手拿着鞭子,阴测测的望着这些贡生道:“我给你们最后一次机会,现在离开,还来得及!”

“呸!你等锦衣卫鹰犬蒙蔽陛下视听,我等今日敢于前来,就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了!”为首的贡生冷笑着说道。

“呵呵!敬酒不吃吃罚酒,给我打!”随着蒋瓛的一声令下,他身后的锦衣卫狰狞着抽出鞭子,直接动手了。

轰隆隆!

阴沉的天空闷雷骤响,洪武十八年春天的第一场瓢泼大雨,来了!

翌日,清晨,奉天殿。

一日暴雨,却拦不住今日百官们的怒火。

礼部尚书刘仲质脸色涨红,声嘶力竭地喊道:“陛下,锦衣卫指挥使蒋瓛,昨日于宫门外,鞭打贡生,致使贡生伤者一百七十余人,其中有三人重伤,蒋瓛行径耸人听闻,请陛下治罪蒋瓛!”

吏部尚书李信亦站出来,满面的痛心疾首,道:“陛下!贡生乃我大明未来之肱骨,蒋瓛肆意鞭打贡生,是在打朝廷的脸面,请陛下严惩蒋瓛,不严惩蒋瓛从此之后,朝廷威仪何在?士人的脸面何在?”

昨日,两百多贡生堵着宫门,联名上书,为刘三吾请愿,死活不肯离开。

贡生叩宫门,金陵城的官员都知晓,暗中观察看看朱元璋要如何处理。

如今天下的士人正因为孔家、孟家的事人心浮动,若朱元璋严惩贡生,难免失了人心,若朱元璋高高举起,轻轻放下,那他的底线就被试探了出来,官员们心里便有谱儿。

结果冒出一个蒋瓛来,带着锦衣卫将贡生劈头盖脸地一顿暴打,将贡生全部打跑。

李信、刘仲质等人听闻消息,差点气死。

户部尚书郭允道也不甘落后,道:“陛下,李大人言之有理,蒋瓛今日能鞭打贡生,明日就能鞭打朝臣,若不严惩蒋瓛,朝廷的法度何在?天下人又会如何看待朝廷呢?请陛下为贡生做主!”

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觉得有些好笑。

群臣来了早朝,还不等商议国事,便群起而攻之,恨不得将蒋瓛生吞活剥。

朱元璋的神情平静,淡淡地说道:“哦?还有这种事?”

左都御史詹辉走出来,道:“陛下,确有此事,蒋瓛肆意妄为,锦衣卫横行无忌,臣认为应严惩蒋瓛,裁撤锦衣卫!”

詹辉是个聪明人,与六部尚书等保持着安全距离,但不代表詹辉不厌恶、忌惮锦衣卫,他将矛头对准了锦衣卫衙门,立刻赢得了群臣的支持。

刑部尚书开济、兵部尚书赵仁、工部尚书赵俊,陆续弹劾蒋瓛,请旨裁撤锦衣卫。

群臣群情激奋,朱元璋的态度始终不温不火,就在这时,朱标站出来道:“父皇,今日清晨儿臣收到一封奏疏,乃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呈递上来的请罪疏!”

什么?方才还群情激奋的臣子们都愣住了,蒋瓛主动请罪?

“蒋瓛昨日,率领锦衣卫前去查探贡生叩宫门,偶然间听到贡生之中有人大放厥词,对大明,对父皇不敬,因此一时动怒,鞭打贡生,事后蒋瓛羞愧万分,无颜面见父皇,特上书请罪,请儿臣代为呈递奏疏,儿臣认为,蒋瓛之行径虽暴虐,然情有可原,可酌情处理。”

闻言,李信、刘仲质、郭允道等人的脸色,就跟吃了苍蝇一样难受。

蒋瓛这招主动认罪,以退为进,还寻了一个听上去无可指责的理由。

贡生大放厥词对皇帝不敬,锦衣卫维护皇帝动了手,这就是两边都有错,人家还知错主动上奏疏请罪,你们再继续追着咬,场面可就难看了。

朱元璋思索片刻,说道:“蒋瓛鞭打贡生,行径鲁莽,念在其情有可原、忠心可嘉,降职为锦衣卫千户,罚奉半年,以观后效,锦衣卫衙门由镇抚使庞英暂领。”

朱元璋的处理,群臣自然不满意,可不等他们提意见,朱元璋便将话题岔开道:“此次科举,刘三吾等人串通考生通过通关节字眼等,操纵科举结果,其事实已经查清楚,故咱欲废除本次科举会试结果,择日重考,诸卿以为如何?”

对于此次科举重考,众臣早就有所预料,毕竟科举出现了重大舞弊,朱元璋废除考试结果也是情有所原,众臣都无法反对,当即拱手说道:“陛下英明!”

“恩!”朱元璋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此次科举舞弊的起因乃是刘三吾等人私念过重,抵制分科取士,故咱欲取消一甲状元,榜眼,探花,于每科都设立一魁首,日后一甲榜单为‘五魁首’。”

话音刚落,群臣顿时惊得目瞪口呆。

礼部尚书刘仲质当即跪地叩首,脑袋磕得“砰砰”直响,大喊道:“陛下!自科举以来,三甲制度一直延续,天下士子更是以状元,榜眼,探花为荣,怎能贸然取消,老臣请陛下收回成命!”

分科取士本身就已经弱化了儒家明经的地位,如今若是再取消状元,榜眼,探花之位,设立什么五魁首,那岂不是代表着明算,明法等杂学和儒家平起平坐了。

自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历经千年,儒家才能独占鳌头,有如此地位,怎么能在这洪武一朝就回到了春秋战国百家齐放呢!这万万不行!

“是呀!陛下,三甲制度已经深入人心了,若是贸然取消,恐怕引起天下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