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朱元璋捡到了我的手机 > 第112章 三王巡查,反贪风暴!

第112章 三王巡查,反贪风暴!(1 / 2)

金陵,秦淮河畔。

朱棣设宴,目光在秦王朱樉、晋王朱棡二人身上来回流转,笑容满面道:“两位兄长,美酒佳肴在前,为何一言不发闷闷不乐?莫非不合心意?”

秦王朱樉轻哼一声,不满地说道:“老四,你还知道我们是你兄长?一声不响,你给我们争了好大的差事。”

“二哥,这就是你的不对,若不是我提出让你协助,你现在还被父皇禁闭在秦王府呢?”朱棣却是毫不在意的说道。

“照这么说,我还该感谢你了!”朱樉冷哼一声说道。

郭桓案涉及六部高官,六部尚书以下的官员牵连众多,这还仅仅是金陵。

金陵之外各省,各布政使司里,还不知有多少人牵涉其中,案子太大了,朱樉虽然在西安时无法无天,但他也知道好歹,得罪了这么多的官员,他这个藩王还能好过吗?

“老四,你说你让二哥协助调查是为了帮他解除禁闭,那我呢!你为何又要将我带进来,你难道不知道,这种事要得罪多少人吗?”晋王朱棡眉头微皱,望着朱棣不满道。

“那又如何,二哥,我们以后要去海外就藩的,这些官员得罪就得罪了,而且此事还能给父皇和大哥卖个好。”朱棣面容冷静道。

“哦!老四,这话怎么说?”二人闻言,当即询问道。

“郭桓胆大包天,联合六部官员盘剥百姓,数年来贪墨、倒卖税粮之巨,令人触目惊心。

然郭桓所做之事,不止牵扯到京城官员,还涉及了各省的官员,涉及地域之广,人数之多,乃我大明开国以来罕见,这种事,若是我们兄弟不揽过来,总不能让大哥去做,然后‘严酷’、‘暴虐’之名吧!”

“呵呵!老四,你果然打得一手好算盘,这次我们帮大哥背了这恶名,日后海外就藩,我等有求于朝廷的时候,父皇和大哥怎么看在这次的事情上,怎么也不会拒绝!”朱棡显然明白了朱棣的用意。

“原来如此!”朱樉也反应了过来。

“是呀!我等都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这种好事,我怎么会忘记你们呢!”朱棣笑着说道,实际上他还有一层的含义。

自污,他们几兄弟得罪了这么多官员,对朱标的太子之位再无威胁。

“哼!既然如此,那这种事你为啥不叫上老五?”朱棡还是有些不满意道。

自朱辰跟朱元璋说了高产水稻的事,朱元璋就将周王朱橚叫了回来,自此之后,朱橚就一直在捣鼓这事。

“哎!老五那个性格,你还不知道吗?除了那些花花草草,根本干不了其他事,而且就算我要求,父皇也不会同意的,他还指望着老五真的研究出那个高产水稻呢!”朱棣挥了挥手说道。

“切,这种高产水稻要是真的能研究出来,还能轮得到老五,也不知道父皇听了谁的妖言,让老五去干这种白用功的事。”朱樉毫不客气的说道。

“是啊!”朱棡,朱棣也赞同的点了点头,显然他们不觉得朱橚能够成功。

三日后,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奉朱元璋之命巡查大明各地,这便是大明洪武年间有名的“三王巡察”。

三王巡察,明面上起因是郭桓案,实则还涉及明初的社会结构、朱元璋的治国理念以及大明士绅阶层特殊地位的多重影响。

首先,郭桓案之中,户部侍郎郭桓是首恶,但郭桓这个首恶一直待在金陵,他本人没法前往各地,故郭桓之下有层层官员,到了地方,便是地方官吏与大量的士绅阶层。

朱元璋认为大明要“与百姓共天下”,严惩贪官污吏,讲究一个“重典治吏”,然朱元璋手下的人却不这么想,最典型的当数长寿的韩国公李善长。

李善长是坚定的“国朝与士大夫共天下”的支持者,这是他与朱元璋在政见上的根本分歧。

李善长清楚,士绅是明初地方社会的实际控制者,举人、进士、退职官员,还有当地的地主豪强,掌控地方经济资源,并参与到地方的行政事务,如赋税征收、司法调解之中。

朱元璋的“重典治吏”,只会起到相反的效果,扰乱大明的根基。

李善长的认识有对有错,对的是士绅阶层的确拥有巨大的能量,大到窃取国家的赋税,影响朝廷大员,他们便是郭桓在各地侵吞赋税的爪牙,更是侵吞赋税的最直接得力者。

而错在于,就算大明与他们共天下,他们的贪欲也不会停止,反而会在纵容之下愈演愈烈,使得百姓民不聊生,最终走到元末的老路上来。

洪武十八年,六月。

秦王、晋王、燕王,分别前往浙江、江西、河南三省,彻查郭桓案。

经查,三省之中布政司、提刑按察使司,以及逃税、侵占土地,私分侵吞赋税的士绅,数量更多。

三王查得心惊胆战,遂将三省之情况送往金陵,请朱元璋过目、定夺。

金陵,吏部尚书李信府邸,六部尚书已经很久未曾私下小聚,正值敏感时期,今日若非李信送信,其他五人可不敢来。

户部尚书郭允道抚须,道:“不知李兄匆忙请我等过来,是有什么大事?”

李信微微一笑,打趣道:“诸公,近日过得可好啊?特别是来学兄!”

刑部尚书开济满脸疲惫,道:“李兄就不要说笑了,刑部的案子快堆积成山了,三位殿下抓的人,已经快塞满刑部大牢。”

李信微微颔首,道:“来学兄你这叫能者多劳,其实我今日寻几位来,也为了此事。”

礼部尚书刘仲质眼珠一转,道:“李兄此言,莫非想要劝说陛下,适可而止?”

李信露出赞赏的神情,幽幽说道:“三位殿下的文书,已经送到了金陵,听说陛下发了好大脾气,若陛下继续让三位殿下清查下去,那各省官员,以及当地的士绅大族,还能保住多少?诸位的同乡、亲族、好友、门生故吏恐怕都要受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