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尚书李信听出了朱元璋话里的弦外之音,连忙问道:“那敢问陛下,您觉得要如何才能改善北平的情况?”
李信暗自琢磨,朱元璋估计要在北平府长设锦衣卫,由锦衣卫监督当地的官员。
蒋瓛在假宝钞案与郭桓案里立下大功,当下官复原职,可谓春风得意。
与李信抱有一样猜测的官员不少,他们虽不喜锦衣卫,更不想看到锦衣卫权势上涨,奈何郭桓与赵全德、李彧等人的确不是东西,搞得群臣连反驳的理由都找不到。
朱元璋的目光变得深邃,道:“北平府乃重镇,官员糜烂,武备废弛,乃亡国之道,若要整肃北平府,令我大明南北弥合,上下一心,唯有迁都一条路可走!”
实际上从大明开国之时,朱元璋就只是将金陵当作过度,不然之前他也不会派李善长前往凤阳营造中都,只不过是因为一些事,凤阳中都不了了之,但是朱元璋想要迁都的想法就一直没有打消过。
上次刘三吾因为南北之见从而造就了科举舞弊案,朱元璋就再次产生了迁都的想法,这次爆发出的假宝钞案更是从北平而起,这足以说明朝廷对北平府的掌控很弱,而从朱辰那里,朱元璋也知道后面老四迁都了北平,所以他这次才提出了这个想法来。
朱元璋话音一落,朝堂“哗”地一下炸了锅,武英殿大学士严震直直接冲了出来:“陛下!不可迁都,金陵城乃我大明的国本,若迁都动摇国本,动摇江山社稷!”
朱元璋若在北平府,设锦衣卫监督北平府官员,群臣还能忍耐捏着鼻子通过,朱元璋若要迁都,那动摇的就是满朝文武的身家性命,动摇的就是大明的格局!
礼部尚书刘仲质“扑通”跪地,声泪俱下地喊道:“陛下!万万不可,昔日陛下定都金陵,发兵北伐,收取大都,山西,收服燕云十六州,金陵是陛下福地,是我大明的福地!”
东阁大学士吴沉亦跪地叩首,道:“请陛下三思,金陵在大明在,金陵乃大明之根本,北平府远在北地,冬日苦寒,岂能作为我大明的国都?”
群臣纷纷反对,不是跪地叩首,便是慷慨陈词,总结起来就两个字:不行!
朱元璋望着反对的群臣,面色逐渐变得肃穆。
“诸位爱卿可还记得刘三吾?”
朱元璋一开口,群臣立刻偃旗息鼓,吏部尚书李信含着泪,道:“臣等岂能忘记?刘三吾科举舞弊,祸国殃民。”
“刘三吾行科举舞弊,为的是他口中的‘儒道’,亦为了他口中的‘南人北人’之辨,蒙元将人分为数等,其中南北的汉人等级不同,如今改朝换代,吾大明重开华夏之天,南与北岂能有分别?”
朱元璋凌厉的目光扫过群臣,礼部尚书刘仲质眼珠一转,道:“有陛下您圣明临朝,我大明自然没有南人北人之分,刘三吾倒行逆施,迂腐不堪,满朝文武乃至于天下有识之士,断不会与刘三吾有一样的想法。”
刘仲质话音落下,有数位官员都出来表态、附和,都表示南与北没有区别。
朱元璋背着手,冷笑一声,道:“咱不是神仙,看不清你们心中想什么,但咱知道,在你们心里,南北之间有差异,不然如何能说出‘北平府远在北地,冬日苦寒’这种话来,在你们心中,北边都是不毛之地。”
东阁大学士吴沉的脸色骤然一变,将脑袋紧紧地贴在地上,不敢再抬起来。
户部尚书郭允道眉头紧锁,说道:“陛下,我大明连年用兵,国库空虚,若迁都,需要营造新都,而营造新都的花费,加上迁徙的花费,乃是天文数字,我大明恐怕无法承担啊!”
郭允道老奸巨猾,提出反驳的理由有理有据,任谁都挑不出他的半点毛病。
朱元璋眉毛一挑,冷冷地说道:“营造新都,非一朝一夕,需要花费数年,对外征战,赈灾济民不会因为营造新都而耽搁,咱心里有数,郭允道,你休要拿这个理由来搪塞咱,古往今来,还没有因为缺钱,无法迁都的开国之君!”
郭允道被朱元璋训斥了一通,不敢再说话,其他人也是面露惧色,一言不发。
朱元璋见群臣都不说话,道:“咱知道,你们不想走,不过咱没有立刻让你们拿主意,都回去给咱好好想一想,迁都往北平,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迁都北平对大明来说究竟好不好,问问你们的心,退朝!”
朱元璋大袖一挥,留下傻眼的满朝文武。
在迁都的消息的轰炸下,没有人再关心银行的事情,全都聚焦于是否要迁都。
皇宫,武英殿。
不止文武百官懵了,朱标也对朱元璋忽然提起迁都一事,很是惊讶道:“父皇,您为何忽然要迁都?国都在金陵,水陆便利气候温和,有何不好?”
朱元璋闻言,将御案上的一封奏疏递给了朱标道:“这是从北平府调任入京的御史柳河,送上来的奏疏,他要是不说,咱还真不知道,北平府已经烂到了这种程度。”
柳河奏疏中,讲述了在李彧、赵全德治下的北平武备废弛、贪官污吏横行,朱棣离开北平府后,上下官员沆瀣一气,盗取赋税,中饱私囊,甚至连边军的粮饷都敢扣。
朱标看得眉头紧锁,道:“北平府的情况触目惊心,若按照这样来看,其他北方州府的情况,亦不乐观。”
朱元璋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道:“自元末以来,北地多战事,百姓流离失所田园荒芜,自我大明开国以来十八年,方休养生息,然北有残元皇廷在漠北,东北亦有纳哈出占据金山,屯兵十几万虎视眈眈,北边的压力太大,若都城一直在金陵,则金陵就是我大明的军政中心。”
“朝臣们远在金陵,无法直面北方的压力,他们会在乎北方边疆百姓与将士的死活么?标儿,刘三吾的心里话,不少人都是那么想的,不过他们不敢说罢了!”
“不迁都,南方会越来越强,而北方只会越来越弱,如此一来,怎么挡得住草原的威胁?唯有将他们全都带去北平府,令其身家性命迁移到北平,方可令上下一心,守住我大明的国门!”